[发明专利]一种云锦的新型挑花结本专用竹篾及挑花结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1454.9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涟水华夏云锦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3/00 | 分类号: | D03J3/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锦 新型 挑花 专用 竹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锦的新型挑花结本专用竹篾及挑花结本方法。
背景技术
云锦用传统的老式提花木机织造,需要通过挑花结本的工艺手段来将纹样过渡到织物。挑花结本的原理,是用丝线作经线、棉线作纬线,经线对应意匠图上的纵格,纬线对应意匠图上的横格,对照意匠图,挑制成花纹样板“花本”。 传统的挑花方法,是在图案纸样上画若干方格,分成若干区,计算好每一区的经纬线数,全凭挑花艺人的丰富经验随画量度,算计分寸,用一竹片钩子,挑起经线,引人纬线,编结而成。但是目前挑花结本时,所用的纬线相对经线比较粗,每次将纬线穿进或竹篾的小孔或从竹篾上卸下都不方便,造成挑花结本的速度比较慢;而且纬线一般都采用与意匠图对应的彩线,成本比较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一种能快速引入纬线的竹篾,以及一种新型的挑花结本方法,使云锦挑花艺人在挑花结本时,引入纬线更快捷、方便,提高挑花接本的速度和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云锦的新型挑花结本的专用竹篾,包括竹篾,所述竹篾的左端为尖端,竹篾的右端中轴线上设有通孔,通孔左侧设有槽口,所述通孔连通于槽口的内端。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槽口的开口宽度等于或略小于通孔的直径。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槽口开口位置位于通孔左侧0.5~1.5厘米处。
用上述的专用竹篾,进行一种云锦的新型挑花结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绷子的操作端设置标号区域,将经线均匀固定在绷子上,将8纵格对应的经线划分为一区,分成若干区,并在每一区对应的标号区域内作好标记;
2)根据意匠图,在经线的左侧,将花本需要的彩线平行于经线均匀固定在绷子上;
3)将与标号区域对应的意匠图放置在标号区域前部的对照区内;
4)按照意匠图,用竹篾从右往左挑起经线和彩线,并引入纬线;
5)按照步骤4),将意匠图一横格中所涉及的颜色都挑花后,抽出竹篾,留下对应的纬线,并将纬线推至绷子后方,作为花本的一横格;
6)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至绷子后方排布的花本横格数与意匠图中单个区域的横格数相同时,继续按意匠图中下一区域的第一横格中所涉及的颜色都挑花后,再将置于绷子后方的前一区域的纬线打成结;
7)重复步骤4)、5)、6),直至完成所有区域的挑花结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用本发明进行云锦的挑花结本时,先用竹篾从右往左挑起经线和彩线,并引入纬线,将意匠图中一横格中所涉及的颜色都挑花后,抽出竹篾留下对应的纬线,并推至绷子后方,作为花本的一横格,直至绷子后方排布的花本横格数与意匠图中单个区域的横格数相同时,将置于绷子后方的所述区域的纬线打成结。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用本发明进行云锦的挑花结本时,不仅能够使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竹篾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竹篾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云锦的新型挑花结本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在绷子1的操作端设置标号区域2,将经线5均匀固定在绷子1上,将8纵格对应的经线5划分为一区,分成若干区,并在每一区对应的标号区域2内作好标记;然后根据意匠图,在经线5的左侧,将花本需要的彩线4平行于经线5均匀固定在绷子1上;接着将与标号区域2对应的意匠图放置在标号区域2前部的对照区3内;按照意匠图,用竹篾8从右往左挑起经线5和彩线4,并引入纬线7;再次,将意匠图一横格中所涉及的颜色都挑花后,抽出竹篾8,留下对应的纬线7,并将纬线7推至绷子1后方,作为花本的一横格;重复之前两个步骤,直至绷子1后方排布的花本横格数与意匠图中单个区域的横格数相同时,继续按意匠图中下一区域的第一横格中所涉及的颜色都挑花后,再将置于绷子1后方的前一区域的纬线7打成结;重复之前三个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区域的挑花结本。
结合图2、图3所示,一种云锦的新型挑花结本专用竹篾,包括竹篾8,所述竹篾8的左端为尖端81,竹篾8的右端中轴线上设有通孔82,通孔82左侧设有槽口83,所述通孔82连通于槽口83的内端;所述槽口83的开口宽度等于或略小于通孔82的直径;所述槽口83开口位置位于通孔82左侧0.5~1.5厘米处(本实施案例中,槽口83位于通孔82左侧1厘米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涟水华夏云锦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涟水华夏云锦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