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olo衫用冷感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1803.7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0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严嵩;刘同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1/00 | 分类号: | A41D31/00;D04B1/16;D04B1/24;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olo 衫用冷感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olo衫用冷感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的polo衫面料一般有棉制品、聚酯纤维制品、聚酰胺纤维制品、再生纤维制品。其中棉制品穿着舒适性比较好,但众所周知洗涤尺寸稳定性不佳;聚酯纤维制品具有坚牢耐用、易洗快干、保形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吸湿性差、穿着有闷热感、易带静电等缺点;聚酰胺纤维制品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吸湿性和染色性好,但也有如抗皱性差:耐光性和耐热性差等的缺点;而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品则具有手感柔软、穿着透气舒适、吸湿性能佳、悬垂性好等服用功能,但也存在湿强很低、织物缩水率较大、刚度、回弹性及抗皱性差等缺点。由于以上纤维单独制成的成品都具有一定的缺点,所以导致应用领域狭窄,不能满足大家的综合性需求。
因此有人提出将各种纤维进行混纺加工后制作面料,如中国专利CN200410016786.2中将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涤纶纤维进行混纺作为包缠层,H形截面涤纶纤维作为芯层,此类纱线编织的织物具有高导湿、透气、接触舒适的效果,但由于包缠层为混纺短纤纱,纱体表面有毛羽,冷感效果仍有欠缺,不适合用来制作polo衫,而且工程比较复杂,成本比较昂贵。又如将聚酰胺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形成的混纺纱线,由于聚酰胺纤维的卷曲率比较低,在纺纱过程中纤维之间的抱合性能差,使得可纺性能差。再如中国专利CN201120070430.2中公开了一种阻燃包芯纱织物,以聚酯、聚酰胺、氨纶、维纶、聚乙烯或它们的复合丝为芯纱,将棉纤维、粘胶纤维或它们的复合纤维包覆于芯纱外层。由于其采用的是包芯复合方式,其形成的织物手感不够蓬松、吸湿性及吸湿速干性不佳,不能满足普通衣料的需求。
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多功能性、同时尺寸稳定且手感优异的polo衫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良好接触冷感性能、吸湿性能、速干性能的polo衫用冷感面料。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的冷感面料为由45重量%以上的含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复合纱、及余量的以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为原料的空气变形纱或短纤纱所组成的针织物;上述复合纱为网络丝或空气变形纱,以25~85重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作芯纱、75~15重量%的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作鞘纱,主要在面料反面成圈,所占比例在90%以上。所得面料未经特殊的树脂加工即可得到吸湿率差在4.0以上,接触冷感值在0.130以上、尺寸稳定性佳,适合制作polo衫。
本发明的冷感面料中所用含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复合纱为网络丝或空气变形纱(ATY),以25~85重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作芯纱、75~15重量%的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作鞘纱。如果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含量在复合纱整体中所占比例低于25重量%的话,所得面料的吸湿性和接触冷感会受到很大影响;而所占比例高于85重量%的话,所得面料的湿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防止在纱线加工过程中气压对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过分作用,发生毛羽,所以将再生纤维素纤维作为复合纱的芯纱使用。通过跟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复合,提高复合纱整体的强力,具体为1.5~3.0cN/dtex,从而提高了纺织品的可织造性能。
本发明的冷感面料中复合纱的含量至少在45重量%以上,优选45~60重量%。如果复合纱线的含量在面料整体中所占比例低于45重量%的话,所得面料的吸湿性和接触冷感会受到影响;如果复合纱线的含量在面料整体中所占比例高于60重量%的话,所得polo衫面料的特有手感和尺寸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余量纱线为以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为原料的空气变形纱或短纤纱,这样的组合可以保证面料的良好腰骨手感。这里的短纤纱可以是涡流纺MVS纱线、紧密纺等。
为了获得更好的接触冷感性能,鞘纱优选聚酰胺纤维;考虑到吸湿性,更优选异型截面的聚酰胺纤维,可以是聚酰胺6长丝,也可以是聚酰胺66长丝。上述复合纱中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可以是粘胶长丝、醋酸长丝或铜氨长丝,优选粘胶长丝或铜氨长丝。复合纱所用各纤维原料优选全牵伸丝。
本发明所用复合纱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单丝纤度为1~5D,聚酯纤维(PET纤维)或聚酰胺纤维(PA纤维)的单丝纤度为0.1~5D。如果单丝纤度过小的话,所得面料的毛羽增多、生产困难、布面品位下降;如果单丝纤度过大的话,所得面料的手感变硬、吸湿性及布面品位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端子压着沾锡机
- 下一篇:便捷式摄像机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