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的认证方法及密码设定方法及认证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82410.8 申请日: 2012-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3634107B 公开(公告)日: 2017-05-17
发明(设计)人: 孙宏民;李启铭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H04L9/32 分类号: H04L9/32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代理人: 梁挥,田景宜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子 装置 认证 方法 密码 设定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认证方法及密码设定方法及认证系统,尤指一种可辨识该电子装置移动的三维连续轨迹并据以对该电子装置输入密码的认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装置的使用率已经越来越高。在过去,我们一般称的移动装置只包含PDA、移动电话等;如今,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移动装置,扩展到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Tablet)等新兴的科技产品。人们可以利用智能型手机做很多事情,例如从App Store下载并安装应用程序、浏览网页、线上购物、透过社群网站分享资讯、检查电子邮件、玩游戏等。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智能型手机可以比传统的手机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但相对的,也带来许多安全上的疑虑,主要原因是智能型手机上搭载了更多的使用者隐私,例如个人资讯、通讯录、社群网站资讯、网路付款帐号、位置、文件数据等,这些敏感性数据存在于智能型手机上相较于传统的电脑数量更多且更集中。

由于智能型手机上安全性的疑虑,现今已经存在许多不同的保护方法,其中一种是提供屏幕密码锁,以防止当智能型手机被人透过不正当途径取得时,可以有效的防止装置内部的敏感度资讯被轻易的取得。目前被使用在手机的密码锁有传统输入的PIN码锁和Android图形密码锁。相较于传统的PIN码锁,Android图形密码锁容易记忆且容易输入,因此在智能型手机中广泛被使用。但是现有屏幕密码锁仍具有无法抵挡污渍攻击(Smudge Attack)、无法抵挡肩窥攻击(Shoulder-Surfing Attack)以及密码组合复杂度不高等许多安全上的漏洞。

例如以现有矩阵方式或任意形状所构成的路径构成密码锁解锁,当使用者用手指在屏幕上画图形密码时,手指上的污渍或油污会残留在屏幕上,使得有心人士可以透过判断污渍来猜测屏幕锁的密码。或可透过拍照,将照片利用影像软体做处理就能判断出污渍所形成的图形。此外,无论是以手指接触屏幕画出图形的方式,或是检测手部移动路径的方式,当使用者在输入密码时,有心人士偷看或利用摄影装置将撷取输入过程后,当取得被害人的装置,即可破解屏幕锁。此外,现有矩阵方式无法重复点选且只能连接相邻点,且检测手部移动路径的方式仅限于检测平面(二维方向),导致密码组合的复杂度不高,密码容易被破解,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认证方法及密码设定方法及认证系统,其密码组合复杂度高且能抵挡既有的攻击(例如污渍攻击(Smudge Attack)、肩窥攻击(Shoulder-Surfing Attack),能够有效的保护智能型手机内的敏感性资讯不被恶意人士所取得,并且此解锁认证系统,不仅只使用于智能型手机上当作屏幕解锁,并且能够使用在其他密码认证系统(例如网页入口网站登入系统、作业系统登入系统等)。

在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认证方法,由一使用者手持一电子装置,将该电子装置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惯性感测器以及一处理单元。由该惯性感测器检测该电子装置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三维连续轨迹,该三维连续轨迹包含多个轨迹方向,该多个轨迹方向包括一第一方向、一第二方向以及一第三方向,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构成一二维平面,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二维平面。再由该处理单元将该三维连续轨迹与一标准位移轨迹进行比对,以判别该三维连续轨迹的正确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密码设定方法,由一使用者手持一电子装置,将该电子装置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惯性感测器以及一处理单元。由该惯性感测器检测该电子装置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三维连续轨迹,该三维连续轨迹包含多个轨迹方向,该多个轨迹方向包括一第一方向、一第二方向以及一第三方向,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构成一二维平面,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二维平面。再由该处理单元将该三维连续轨迹储存于该电子装置中,并将该三维连续轨迹定义为一标准位移轨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