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腈微交联型粉末丁腈橡胶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2623.0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储银亮;胡斌;张典;吴忠影;凌治水;章卫东;许旭东;吕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华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F236/12;C08F2/38;C08C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腈微 交联 粉末 丁腈橡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丁腈橡胶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中腈微交联型粉末丁腈橡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丁腈橡胶是一种高极性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粉末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用于热塑性材料,可分为交联型和非交联型两种。交联型粉末丁腈橡胶主要用于火车合成闸瓦、汽车刹车片和砂轮等耐磨材料的制造,非交联型粉末丁腈橡胶大量用于PVC、环氧树脂、SAN等的增韧改性,也被用作制备胶粘剂。粉末丁腈橡胶与块状橡胶相比,其胶粉粒度细,与其他树脂共混时,可直接进挤出机,有利于实现加工过程连续化、自动化。因此,具有操作方便,节能等优点。
制备粉末丁腈橡胶的方法很多,按其使用原料可分为三大类:其一:以胶乳为原料的方法,包括凝聚法、喷雾干燥法;其二,以悬浮液为原料的方法,不用成粉末就可以直接隔离;其三,以块状胶为原料的方法,如冷冻粉碎法。现今应用较广泛的是凝聚干燥法。利用该方法生产粉末丁腈橡胶,步骤如下:
凝聚干燥法是生产粉末丁腈橡胶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工序包括:丁腈胶浆的合成、丁腈胶浆的凝聚隔离成粉、粉末丁腈橡胶淤浆的脱水干燥。
1.丁腈胶浆的合成:制备交联型的粉末丁腈胶浆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如兰州化工工业公司以脂肪酸钾/油酸钾或合成阴离子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等)为乳化剂,以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在中高温条件下合成门尼粘度(ML1+4100℃)90-140,结构凝胶含量70-85%,结合腈含量高的丁腈胶乳。粉末丁腈橡胶生产过程一般都加入缓冲剂,它的存在可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增大乳胶颗粒粒度,提高胶乳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如兰州化学有限公司采用氯化钾作为缓冲剂,但是工业氯化钾质量不稳定,易会造成胶粉偏粗,直接影响产品的品级。另外,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终止剂仅包含单一成分,易导致制得的产品门尼不够稳定。
2.丁腈橡胶的凝聚隔离成粉:首先,用无机盐的水溶液(如氯化钠、硫酸镁)作为凝聚剂,采用一段凝聚或分段凝聚的方法对胶浆进行凝聚,之后,以无机物(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等)、有机物(硬脂酸盐、硅油等)或高聚物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作为隔离剂,进行隔离成粉,得到粉末丁腈橡胶的淤浆,如美国Goodrich公司采用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混合液在60℃对丁腈胶乳进行凝聚、加1-10份湿糊状的硬脂酸锌进行凝聚成粉,制得粉末丁腈橡胶淤浆,再经洗涤、过滤、动态干燥制得粉末丁腈橡胶。(粒径0.3-1.3mm);华南理工大学采用反凝聚法,即将胶乳加入凝聚剂中凝聚成粉,然后加入有机包覆剂进行隔离。传统的粉末丁腈橡胶防老剂一般为1076、2246,所得制品可在120℃以下的空气介质中较长期使用,如兰州化学有限公司采用1076作为粉末丁腈橡胶的防老剂,但用此种防老剂无法保证产品有效地耐高温,不能满足耐高温火车闸瓦的高要求。
3.粉末丁腈橡胶淤浆的脱水干燥:采用离心脱水,动态干燥制得粉末丁腈橡胶。如兰化合成橡胶厂采用流化干燥床进行干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耗小、转化率高、产品韧性好、耐寒性佳的中腈微交联型粉末丁腈橡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腈微交联型粉末丁腈橡胶的生产方法,首先以丁二烯,丙烯腈为单体进行丁腈胶浆的聚合,然后将丁腈胶浆进行凝聚隔离成粉,最后将丁腈橡胶淤浆进行脱水干燥。
以上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丁腈胶浆的聚合反应
按比例依次投入软水、乳化剂、扩散剂、缓冲剂、分子量调节剂、交联剂、丙烯腈、引发剂、除氧剂、丁二烯、活化相,升温到25-35℃,开始反应,当转化率达到60%、80%时补加部分硫醇,转化率达到90-96%后,将胶乳出至脱气釜,先加入高效终止剂终止反应,然后加入消泡剂,继续升温至68-70℃蒸煮以脱去未反应的游离单体。
所述的丁腈胶浆的合成组分配比为:软水180-220份、乳化剂2-3份、扩散剂0.5-1.0份、缓冲剂0.2-0.5份、分子量调节剂1.0-1.5份、交联剂0.5-1份、丙烯腈为24-29.5份、引发剂0.2-0.3份、除氧剂0.04份、丁二烯为70-75份、活化相0.1-0.15份、复合终止剂0.1-0.4份,消泡剂0.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华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华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