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电缆故障监测远传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2920.5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斌;付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H04W4/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故障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故障监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故障监测远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地埋电力电缆供电系统在工矿企业、港口、铁路、机场、国防工程及城市供电等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缆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效、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及预测电力电缆故障,是确保电力电缆供电系统,尤其是地埋电力电缆供电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保证。传统电缆故障监测装置往往由多个仪器装置集成得到,产品操作的安全可靠性不高,同时无法实现远程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电缆故障监测远传系统,该系统结合现代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实现远程对电力电缆在线实行故障监测,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测寻多种类型、耐压等级电力电缆的故障,且能够准确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电缆故障监测远传系统,包括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无线收发器、数据采集器、定位服务器和终端PC机,所述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悬挂在电力电缆的导线上,所述无线收发器设置在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临近位置,所述数据采集器与定位服务器相连,所述定位服务器与终端PC机相连,均设置在室内。
所述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包括感应模块、与感应模块相连的电流监测器和谐波检测器,所述电流监测器与谐波检测器又均与无线发射器相连。
所述感应模块包括与插排(J1)相连的电压感受器(HV),所述电压感受器(HV)通过电阻R17与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2与稳压二极管D6的并联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低功率微处理器的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采样控制开关相连,还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1与温度感受器(W)相连,所述温度感受器(W)与低功率微处理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同时通过电阻R22接地;所述电阻R21、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以及NPN型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一起接入PNP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所述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低功率微处理器的电流信号输入端相连,同时还通过电阻R20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电阻R6、电阻R7与稳压二极管D1的并联接地,还通过电阻R5连接电感(L)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电感(L)和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VCC电源,基极通过电阻R3与低功率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该系统的集成性好,元件少体积小,微功耗且功能强大。
(2)数据传输采用短信方式,防止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保证了数据准确性,避免误报现象。
(3)定位服务器使故障点确定准确,缩短认为查找故障点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维护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5)适用范围广,除监测短路、接地等故障,还可以检测过电流、超温等情况,是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能判断出电缆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感应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1、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 2、无线收发器 3、数据采集器
4、定位服务器 5、终端PC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1、无线收发器2、数据采集器3、定位服务器4和终端PC机5,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1悬挂在电力电缆的导线上,无线收发器2设置在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1临近位置,数据采集器3与定位服务器4相连,定位服务器4与终端PC机5相连,均设置在室内。
如图2所示,电力线路故障传感器1包括感应模块、与感应模块相连的电流监测器和谐波检测器,所述电流监测器与谐波检测器又均与无线发射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