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震-柯”联合斜率法的血压计和动态血压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3392.5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万前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7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联合 斜率 血压计 动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压计,具体是一种仅用有创血压做标定基准、不需再用柯氏音血压进行校验,采用“震-柯”联合斜率法的血压计和动态血压计。
背景技术
真实的血压应是直接在血管内测出的血压,此血压称“有创血压”。有创血压才是描述血压状态真正的“金标准”,但此血压因有创,永远无法在除大手术外的生活中得到应用。
百余年来,生活中至今公认的血压是用柯氏音法测得的无创血压。
全世界标定电子血压计准确度通用的方法共有三个:AAMI,IP和BHS。它们均规定用人工柯氏音判读的无创血压做标准,去检验现有电子血压计的准确度。
用现有的人工判读柯氏音法测出的血压与有创血压对比,收缩压前者低于后者(相差0.8-13.4mmHg),而舒张压则前者高于后者(相差0.8-18mmHg)。据分析,其原因是柯氏音测血压存在“听觉”、“视觉”、“减压时机”、“听阀”误差等约十个误差因子;甚至还可能包含“呜阈”(与柯氏音不消失相反,脉搏波谱表明血液已冲破袖带的束缚,但血管并未发出柯氏音。)引起的误差。
用柯氏音测得的血压,是一个已知含有有大量误差因子,其中有的还是很难消除误差因子(如“减压时机”“呜阈”)的物理量,此量且早已表现出分别有小于收缩压和大于舒张压的现象,规定用这样一个包含很多不确定误差的物理量去做评价标准,不够科学。
在此规定下,要求电子血压计找出一个符合含有很多误差因素的血压,即使是完全符了,其测出的血压也会含有与柯氏音相同的误差因素,也是不真实的血压;因柯氏音不同的误差因素的不同组合有无穷个,要用电子血压计自动找出完全符合柯氏音对同一血压但误差因素不同,可能测出的各种结果均吻合,既不合理,也是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震荡波是血管发出柯氏音的原因,柯氏音是震荡波表现出的一个现像;但寻求舒张压时,震荡波的持征点远不如柯氏音明显。
人们早已认识到应该采用动态血压计连续测试血压才能反映真实的血压状况。
市场现有一款用三维图像技术处理柯氏音的运动血压计,准确度应该很好,但价格要5万元一台。
现在的动态电子血压计,均用震荡法确定血压。因直接用过去的柯氏音法测血压时,除对部分人测不出外,且极易受各种噪音的干扰而更测不出血压。故均在测试臂带中压力的波动后,再用震荡波法中的统计法计算血压。其优点是不受噪声干扰,每次测试都能得到一组数值,但其值无法证明是被测个体真正的血压值。
有研究者要求试验用的动态血压计的误测率小于20%。
即便是上述不够准确的动态血压计,售价约数千元至两万余元;在医院测试一次也约需200元。
现无一款专门适于家用的动态电子血压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一种能比较接近有创血压、不用进行柯氏音检验的血压计和动态血压计。
本发明在现有的震荡法电子血压计内,由用震荡波谱中,用统计或归一法,先按经验假定的系数去推测血压,它与柯氏音血压对比后再修正系数,使之尽量与柯氏音血压接近,改变为直接与有创血压作对比,用图形法、斜率法确定血压。
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上述技术方案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血压计和动态血压计,包括充气带、外壳、气压测算器、柯氏音声强/血压测算器、血压测算器、控制显示器、定时器等,
本血压计和动态血压计采用多重滤波和峰值斜率法的方式排除震动和噪声的干扰。
本血压计和动态血压计利用“柯氏音峰值谱-压强峰值谱-压强谱-有创血压谱”的四联图谱,用峰值谱与有创血压谱-压强谱的交点对比,以此在峰值谱中寻找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关的特征点,用人工规定或图像识别技术选定用柯氏音峰值谱或用脉搏波峰值谱,再用程序在上述峰值谱中自动找出最接近特征点的时间,以此时间,在压强谱中找出相应的收缩压与舒张压。
本血压计和动态血压计不再用人工柯氏音法进行准确度验证。
按人工规定的程序在寻找特征点时,选用气压震荡波谱确定收缩压,用柯氏音谱确定舒张压。
按人工规定的程序寻找特征点时,也可选用柯氏音谱确定收缩压,用震荡波确定舒张压。
用图像识别技术寻找特征点时,选择在峰值谱完整的图谱中进行。
确定收缩压时,根据判据排除噪声干扰,得到的气压震荡波峰值谱中,利用第一个脉冲出现的时间确定收缩压,或用气压震荡波峰值谱上升段峰值的斜率线与基准线的交点,出现的时间确定收缩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万前,未经罗万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3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起吊设备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内的吊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