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用于科学研究的血液样本采集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4047.3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尹沛源;雷纳·莱曼;黄强;周丽娜;赵欣捷;路鑫;许国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用于 科学研究 血液 样本 采集 质量 方法 | ||
1.一种判断用于科学研究的血液样本采集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人的离体血液为分析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液中特定代谢标志物信息,实现对样本质量的判断;
所述特定代谢标志物为2个血液代谢标志物,包括:次黄嘌呤(Hypoxanthine)以及鞘胺醇磷酸(Sphingosine 1-phosphate);
所述信息是指2个血液代谢标志物中一个或二个的相对含量;
判断过程为:通过上述提取的血液样本中次黄嘌呤和/或鞘胺醇磷酸相对含量,计算其在各组内的均值及标准偏差,单个个体血液样本次黄嘌呤或鞘胺醇磷酸相对含量值大于均值加3倍标准偏差的血液样本,即为失效样本,应在后续研究中剔除;否则后续研究中可继续采用;所述各组内的血液样本数量为不少于20例;
或,异常血液样本判断标准为:在血液样本采样时设置有标准对照组,该标准对照组的设置标准为:采样时血液暴露室温时间小于1小时,对照组内样本数量≥10,通过上述提取的血液样本中次黄嘌呤和/或鞘胺醇磷酸相对含量,以两种代谢物在对照组样本均值加三倍标准偏差为判断值,单个个体血液样本的次黄嘌呤或鞘胺醇磷酸任一或二种标志物离子相对含量超过判断值的,该血液样本即可视为异常样本,应在后续实验中排除;否则后续研究中可继续采用;所述采样的血液样本血液样本数量为不少于20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检测方法特征为,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正离子检测模式下,质核比为137.045±0.01(次黄嘌呤),380.255±0.01(鞘胺醇磷酸)的准分子离子,其二级质谱特征为,次黄嘌呤:119.04,110.04,94.04,82.04,55.03;鞘胺醇磷酸:264.27,8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或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质谱可包括单四级杆质谱、串联四级杆质谱、飞行时间质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离子阱质谱或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其特征在于:
标准对照组以血样采样后立即进行分析的次黄嘌呤和/或鞘胺醇磷酸的相对含量为参考标准或判断值,或者标准对照组以采样后一小时内即放置于冰箱内-70到-80℃保存的血样进行分析的次黄嘌呤和/或鞘胺醇磷酸的相对含量为参考标准或判断值,以判断采样后室温暴露时间未知的样本组中的血液样本,其是否为室温放置时间过长的失效样本或异常样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失效样本或异常样本是指血液样本于不适宜温度或室温放置时间长的不适宜后续科学研究中继续使用的血液样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40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节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分离系统
- 下一篇:骨瓷自动喷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