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BE系统的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装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4193.6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翟元盛;王宇;陈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kbe 系统 汽车 覆盖 件拉深 模具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具装配方法,是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装配方法,属于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及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发达与否是评价一个国家机械、电子、材料、模具等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车身主要由汽车覆盖件组成,其设计和生产是整车开发的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和成本。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需求量很大。在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过程中拉深成形模具的装配质量直接影响覆盖件的冲压质量和模具的使用与维修,因此提高该类模具的装配水平是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
汽车覆盖件模具重量可达十几吨,各零部件的组装需要调整的部位较多,装配周期长效率低,模具装配的质量依赖于装配工人的经验。装配过程中存在装配时很多标准件只是位置不同,型号相同,产品进行装配设计时花费较多的时间装配标准件或一系列的标准件要重复建模,模型的利用率不高,导致装配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模型的利用率不高,导致装配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装配特征模拟的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装配方法。本发明结合KBE(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简称KBE,即知识工程)技术,合理选择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可保证模具的装配质量、提高装配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中基于KBE系统的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装配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分析汽车覆盖件模具装配任务,初步确定模具装配所需的零部件、组件和装配路线;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模具装配任务分析结果,建立基于知识工程的拉深模具标准件参数化模型库,拉深模具标准件参数化模型库包括零件几何模型库和装配的基准件,并且按照主要零件加工和结构上的依赖关系来确定装配的基准件;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得到基准件,添加零部件装配特征、约束关系和装配基准;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确定的各零件装配关系,其他零件以装配基准件为基础,基于规则推理进行装配,建立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各组件装配模型;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得到的组件装配模型,进行测量调整凸凹模间隙以及导向、卸料和推件动作的干涉检测,对该模型进行设计和修正;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得到的装配模型,完成各组件装配模型;
步骤七、根据步骤六得到的模具装配模型装配出实际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通过KBE模拟的方法能够有效模拟装配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出现的干涉和间隙,避免装配后出现间隙不易调整的麻烦,给装配带来困难。通过调整凸凹模间隙以及导向、卸料和推件等动作得到需要装配的拉深模具模型,该模型的装配方法可用于指导模具装配生产线,缩短模具调试周期,提高模具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装配流程图;图2是冲头与模具的底座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和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以冲头1和模具的底座2装配为例,基于KBE理论的具体装配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步骤一、分析汽车覆盖件模具装配任务,确定模具装配所需的零件由冲头1和底座2组成,装配过程要求底座2内孔轴心和冲头1轴心重合,且冲头1的平面和底座2的平面接触;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的模具装配任务分析结果,建立基于知识工程的拉深模具中冲头1和底座2参数化模型库,从零件几何模型库里选出所要装配具体零件,并且按照主要零件加工和结构上的依赖关系来确定装配的基准件为底座2;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得到基准件,分别添加底座2和冲头1的装配特征、约束关系和装配基准,其中约束关系为接触约束和同心约束,装配基准设置了参考直线和参考点;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确定的两个零件装配关系,以底座2基准件为基准,基于规则推理进行装配,建立冲头1组件装配模型;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得到的组件装配模型,进行干涉检测,用以分析零部件间的碰撞,接触和间隙情况,如有干涉,对该模型进行设计和修正(对冲头1与其底座2装配图干涉校验,校验结果表明两者配合良好,实现预期目的);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得到的装配模型,完成该组件装配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4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法兰固定式筒仓测温电缆
- 下一篇:在不连续接收中重调谐间隙以及调度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