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浆锚杆或锚索用的堵浆让压托盘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5317.2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文志杰;蒋宇静;张帅;王刚;朱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锚杆 锚索用 堵浆让压 托盘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巷道、道路隧道、水利涵洞支护工程用的的注浆锚杆和锚索。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山巷道支护、道路隧道支护、水利涵洞支护、山体加固、建筑桩基加固等工程大量地使用了注浆锚杆和锚索,注浆锚杆(索)由锚杆(索)体、托盘和螺帽组成,通过注浆孔可将浆液注入松散岩石中,从而使锚杆体有效地与围岩结合成一体,提高围岩承载自身压力的目的。上述的托盘有平板形和蝶形;平板形托盘的不足是,当围岩发生大变形时不能起到让压作用,注浆时浆体容易从孔口溢出,造成注浆压力不足,达不到注浆效果,有的只能采取加橡胶塞的方法堵住孔口;蝶状盘虽解决了让压问题,但同样存在浆体从孔口溢出问题,达不到注浆效果,而且单个蝶状盘的让压作用有限,不能持续让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既具备持续让压作用,又具有堵浆作用的注浆锚杆或锚索用的堵浆让压托盘,同时提供该托盘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堵浆让压托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浆锚杆用的堵浆让压托盘,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分是一个起让压作用的蝶形状盘体,下部分是一个起堵浆作用的喇叭状盘体,喇叭头状盘体和蝶状盘体上下扣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堵浆让压托盘;喇叭头状盘体的小口口径和蝶形状盘体的小口口径均与锚杆杆体的外径相配合。
一种注浆锚索用的堵浆让压托盘,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分是一个起让压作用的蝶形状盘体,下部分是一个起堵浆作用的喇叭头状盘体,喇叭头状盘体和蝶形状盘体上下扣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堵浆让压托盘;喇叭头状盘体的小口口径和蝶形状盘体的小口口径均与锚索体的外径相配合。
为了使托盘持续让压,喇叭头状盘体的抗压强度大于蝶形状盘体的抗压强度。
本发明堵浆让压托盘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岩石上打钻孔,锚杆或锚索安装在钻孔中,在锚杆或锚索安装在岩石钻孔后的外露端上,首先套上本发明的堵浆让压托盘体,其中喇叭头状盘体的小口一端朝向钻孔使其伸入钻孔中,然后再拧上螺母,施加预紧力,使喇叭头状盘体的小口逐渐压入钻孔中,从而紧紧的堵住孔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积极效果是:
1、安装锚杆或锚索上紧螺帽的过程中,螺帽与托盘相互接触,对托盘产生轴向压力作用,托盘上部分受到压缩变形,对整体锚杆起让压作用,下部分挤入岩孔内,堵住岩孔,起注浆塞堵浆的作用;
2、随着托盘上部分不断受到压缩变形,喇叭状盘体的小口与岩孔的接触越来越紧密,彻底杜绝注浆时浆体从孔口溢出,保证了注浆压力和注浆效果,不但省去了橡胶塞,且堵塞效果远远优于橡胶塞。
2、在围岩发生变形时,蝶状盘体首先让压,让压到极限后,喇叭状盘体接着让压,起到持续让压作用,让压时间长,让压范围大,对巷道起到很好的锚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时的主视图,实施例中以锚杆为例。
图中:1-蝶形状盘体,2-喇叭头状盘体,3-螺母,4-岩石,5-锚杆杆体,6-钻孔。
a代表喇叭头状盘体的高;b代表蝶形状盘体的高;c代表本发明托盘的内径;d代表本发明托盘的的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以采用直径25mm的注浆锚杆为例,钻孔直径为28mm。如图1所示的注浆锚杆用的堵浆让压托盘,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分是一个起让压作用的蝶形状盘体1,下部分是一个起堵浆作用的喇叭头状盘体2,喇叭头状盘体2和蝶形状盘体1上下扣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堵浆让压托盘;喇叭头状盘体2的小口口径和蝶形状盘体1的小口口径均与锚杆杆体5的外径相配合。
实施例中,喇叭头状盘体2的高a=80mm,蝶形状盘体的高b=60mm,整个托盘的内径c=28mm、外径=100mm。
为了使托盘持续让压,喇叭头状盘体2的抗压强度大于蝶形状盘体1的抗压强度。
使用时,它是在岩石4上打钻孔6,锚杆5安装在钻孔6中,在锚杆5安装后的外露端上,首先套上本发明的堵浆让压托盘,其中喇叭头状盘体2的小口一端朝向钻孔6使其伸入钻孔6中,然后再拧上螺母3,施加预紧力,使喇叭头状盘体2的小口逐渐压入钻孔6中,从而紧紧的堵住钻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5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仁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密度木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