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猪场沼液污泥制备颗粒状有机复合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5888.6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艺;韩有法;占明飞;戴如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猪场 污泥 制备 颗粒状 有机 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猪场沼液污泥制备颗粒状有机复合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猪场粪便废水是一种富含氮磷的有机废水。近年来,生猪养殖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产生的沼液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依据磷酸铵镁结晶法原理,对养猪场沼液进行氮、磷回收,沼液中氮、磷和其它悬浮有机物质,以富含氮、磷的污泥形式沉淀。污泥中氮、磷养分的质量分数分别约占13.3%、5.6%。这些沉淀污泥不仅富含氮、磷,而且有机物及矿物质含量也较高,若弃之不用或利用不当,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二次污染。
目前,猪场沼液脱水污泥主要有两种处置方式:其一是送给田地种植户还田使用,需要一定的运输费用。此外农业种植具有季节性,土地种植户对污泥的需求也受季节的影响较大,一般夏秋季节需求大,冬春季节需求小。因此这种方法仅适合用于处置污泥产生量小的养生猪殖企业或农户,而难以消纳大中型生猪养殖企业所产生的大量猪场沼液污泥;其二是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运输及填埋费用,一般企业难以承担。若把猪场沼液脱水污泥制成农、林、牧业用有机复合肥,不仅可以实现污泥的有效处置,还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养猪场沼液脱水污泥制作有机肥过程中,由于养猪场沼液含有的有害物质已经过厌氧发酵消除,沼液氮磷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不再含有有害微生物及寄生虫,不需再对其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因此可直接进行制肥。此外,污泥中氮、磷、有机质及其它矿物质含量较高,制肥过程中也不需再加入氮磷钾化学肥料及有机生物质,制肥成本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养猪场沼液污泥制备颗粒有机复合肥的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与技术方案如下:
沼液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卧螺卸料沉降离心机进行离心脱水,经离心脱水后的离心液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离心脱水后的泥饼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至立式搅拌机搅拌,同时加入预糊化淀粉溶液,预糊化淀粉溶液投加量与脱水后的污饼含水率有关。对于含水率为40%、质量为100kg的脱水泥饼,预糊化淀粉溶液的加入量为1.8kg。搅拌后的污饼进入对辊挤压式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有机复合肥湿料,随后湿料进入转筒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的颗粒经筛分即为颗粒状有机复合肥产品。上述所采用的各工序间顺序连接,可实现批量、连续作业,生产效率较高。
本发明将淀粉作为成型、粘结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粘合性强、易于成型、不溶于水、吸湿性小、价廉易得等优点,将其作为沼液污泥制备颗粒肥料的成型剂和粘结剂,不仅有助于制备颗粒状肥料,且不会给所施用的土壤土质带来任何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及环境也不会带来任何污染。
本发明所制备的这种颗粒状有机复合肥料用作穴施肥时,与一般化学复合肥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相比较,由于采用淀粉作为粘结剂,具有机械强度大、不易破碎、不溶于水、吸湿性小等特点,使得肥料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吸水膨胀后的颗粒状,从而保证了其所含养分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释放,而是缓慢释放到土壤中,起到缓释作用,减少了肥料中的养分散失或流失,从而能够保持肥效,使肥料的肥效作用时间更长;同时还由于肥料中有机质含量高,孔隙率大,植物根系能够深入粒状肥料间隙中直接吸收养分,大大提高了养分的利用效率。因此,本发明所制备颗粒状有机复合肥料在农业、林业和牧业种植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1—卧螺卸料沉降离心机;2—无轴螺旋输送机;3—立式搅拌机;4—对辊挤压式造粒机;5—转筒干燥机;6—滚筒筛分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5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匹配高度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覆膜砂浇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