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模型插接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7125.5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邢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极美若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3/08 | 分类号: | A63H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模型 插接 成型 方法 | ||
1.立体模型插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选用由纸质的面板层和底板层,以及设于面板层与底板层之间的EPS夹层构成的基板,通过快速切割图案的刀模对基板进行切割,在基板上形成有相通切割线围绕构成的两个以上的造型板块,至少有一块造型板块上形成有半通切割线构成的折叠线;造型板块间设有配合插接的插孔和/或插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模型插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型板块包括一套组装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造型板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模型插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型板块包括一套组装西安兵马俑模型的造型板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模型插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型板块包括一套组装神九和天宫对接模型的造型板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模型插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造型板块包括有:固定底座板块(2)、第一塔座板块(3)、第一平台板块(4)、第二塔座板块(5)、第二平台板块(6)、第一塔身板块(71)、第二塔身板块(72)、第一塔身支柱板块(73)、第二塔身支柱板块(74)、支柱连接板块(75)、第三平台板块(8)、塔尖隔层板块(91)、塔尖底板板块(92)、塔尖底座板块(93)及塔尖天线板块(94);所述的固定底座板块(2)与第一塔座板块(3)之间、第一平台板块(4)与第一塔座板块(3)之间、第一平台板块(4)与第二塔座板块(5)之间、第二平台板块(6)与第二塔座板块(5)之间、第二平台板块(6)与第一塔身板块(71)之间、第二平台板块(6)与第一塔身支柱板块(73)之间、第一塔身板块(71)与支柱连接板块(75)之间、第二塔身板块(72)与支柱连接板块(75)之间、第三平台板块(8)与第二塔身板块(72)之间、第三平台板块(8)与第二塔身支柱板块(74)之间、第三平台板块(8)与塔尖隔层板块(91)之间、塔尖底板板块(92)与塔尖隔层板块(91)之间、塔尖底板板块(92)与塔尖底座板块(93)之间、塔尖底座板块(93)与塔尖天线板块(94)之间均设有配合的插接孔和插接头;支柱连接板块(75)与第一塔身支柱板块(73)和第二塔身支柱板块(74)之间分别设有垂直插接的插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模型插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造型板块还包括有:所述的基板(1)上还设有由相通切割线围绕切割构成的第一塔座加强支撑板块(31)、第一平台加强支撑板块(41)、第一平台围栏板块(42)、第一平台栏杆板块(43)、第二塔座加强支撑板块(51)和第二平台加强支撑板块(61)、第二平台围栏板块(62)和第二平台栏杆板块(63);第一塔座板块(3)与第一塔座加强支撑板块(31)之间设有配合的插接孔和插接头;所述的固定底座板块(2)上设有半通切割线构成的折叠线(21),在基板(1)上还设有由相通切割线围绕切割构成的固定底座折叠固定板块(22),固定底座板块(2)与固定底座折叠固定板块(22)之间设在当固定底座板块(2)沿折叠线(21)折叠后配后插接孔和插接头;第一塔座板块(3)和第一塔座加强支撑板块(31)与第一平台加强支撑板块(41)之间分别设有配合的插接孔和插接头;第一塔座板块(3)和第一平台围栏板块(42)与第一平台栏杆板块(43)之间分别设有配合的插接孔和插接头;第一平台板块(4)与第二塔座加强支撑板块(51)之间、第二塔座加强支撑板块(51)与第二平台加强支撑板块(61)之间、第二塔座板块(5)与第二平台加强支撑板块(61)之间均设有配合的插接孔和插接头;第二塔座板块(5)和第二平台围栏板块(62)与第二平台栏杆板块(63)之间分别设有配合的插接孔和插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极美若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极美若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71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