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8331.8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军;王磊;李佳佳;孟庆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三馀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误差 放大器 | ||
1.一种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用于产生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值Vref,并输出到电流镜电路(4);
电压负反馈电路(2),用于将电流镜电路(4)输入的电压信号V1转换成输出电压信号VOUT,并通过电阻分压,将其分压信号输出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使基准电压值Vref达到稳态值,维持环路输出电压信号VOUT稳定;
基准启动电路(3),用于产生电压启动信号,其输出信号连接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当基准建立起来后,基准启动电路(3)关闭,避免静态电流的消耗;
电流镜电路(4),用于将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输出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输出电压信号V1到电压负反馈电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包括NPN三极管Q1、Q2和电阻R1、R2;
NPN三极管Q1与Q2的基极相连,作为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的输入端,并与基准电压信号Vref相连;其集电极分别与电流镜电路(4)中的PMOS管M1和M3相连;
电阻R1与R2跨接于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之间;其公共端与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NPN三极管Q2的有效发射区面积是NPN三极管Q1有效发射区面积的N倍,N>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电压负反馈电路(2),包括PMOS管M8,分压电阻R3、R4;
所述PMOS管M8,其栅极作为输入端,与电流镜电路(4)相连接;其源极接电源电压VDD;其漏极与分压电阻R3的一端相连,并作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信号VOUT;
所述分压电阻R3和R4,跨接于PMOS管M8的漏极和GND之间;其公共端作为输出端,该电压负反馈电路(2)的输出端的电压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信号VOUT,并输出反馈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基准启动电路(3),包括PMOS管M7;该PMOS管M7的栅极与外部产生的偏置电压信号VBIAS相连;其漏极接电源电压VDD;其源极作为输出端,连接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中NPN三极管Q1的基极,输出启动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电流镜电路(4),包括PMOS管M1、M2、M3、M4和NMOS管M5、M6;
所述PMOS管M1与M2,其两者的栅极相连构成电流镜结构,连接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中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源极共同连接到电源电压VDD;PMOS管M1的漏极与栅极相连;PMOS管M2的漏极与NMOS管M6的漏极相连,并与输出电压信号V1相连;
所述PMOS管M3与M4,其两者的栅极相连构成电流镜结构,并连接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中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其源极共同连接到电源电压VDD;其漏极分别与PMOS管M3的栅极和NMOS管M5的漏极相连;
所述NMOS管M5与M6,其两者的栅极相连构成电流镜结构,并连接到M4的漏极;其源极共同连接到GND;其漏极分别与NMOS管M5的栅极和PMOS管M2的漏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电流镜电路(4),包括PMOS管M1、M2;
所述PMOS管M1与M2,其两者的栅极相连构成电流镜结构,连接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中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源极共同连接到电源电压VDD;PMOS管M1的漏极与栅极相连;PMOS管M2的漏极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中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并与输出电压信号V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三馀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三馀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83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