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分流串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9475.5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斌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姬介南 |
地址: | 650225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分流 串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连接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能够从主流通道分流且能折返回流的管道分流串联装置。
背景技术
管路介质输送、分流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使用非常普遍的,比如需要从主管路上分流出液体乃至气体进行循环工作后又返回主管路的情况。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对于淋浴后排放热水中热能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要回收利用淋浴余热水的热能,就需要将淋浴系统的冷水供水管路断开,将换热装置串联入该管路中,若使用现有技术管路配件,就需要使用多个三通部件组合且隔离主流通道。在装配淋浴系统时经常遇到进水管路与淋浴附件管路位置偏差的情况,需使用曲脚过渡接头补偿距离偏差,并保证水平度,不仅管道繁复杂乱,接头较多,体积庞大,而且易经常发生渗漏等问题,增加了管理和维护的麻烦,严重影响了淋浴装置的美观。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安装简便,且安装或改造后规整、美观的管道分流装置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安装简便,灵活且具有位置偏差补偿功能,并能够从主流通道分流且能折返回流的管道分流串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本体和过渡接头,所述本体上设置主进液口、主出液口、分流进液口、分流出液口,所述的主进液口与主出液口之间互不连通,所述主进液口或主出液口分别连通分流出液口或分流进液口;所述的主进液口或主出液口任意一端设置偏心过渡接头。
本发明采用将主进液通道分流进入分支回路再串联回到主出液通道,优化了分流管路结构。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具有浴后水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淋浴系统,偏心过渡接头适应并补偿主管路出口位置偏差。将冷水分流进入换热装置,回收浴后热水热能后再返回淋浴冷水管路中进入汇水管,克服了现有技术分流管路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发明管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规整美观,更消除了使用上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2为图1之俯视图;
图3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之纵向剖视图;
图中:1-主进液口,2-主出液口,3-分流出液口,4-分流进液口,5-隔板,6-偏心过渡接头,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本体和过渡接头,所述本体上设置主进液口1、主出液口2、分流出液口3、分流进液口4,所述的主进液口1与主出液口2之间互不连通,所述主进液口1或主出液口2分别连通分流出液口3或分流进液口4;所述的主进液口1或主出液口2任意一端设置偏心过渡接头6。
所述主进液口1与主出液口2之间设置隔板5使本体内部形成两个独立的腔室,两腔室分别连接分流出液口3或分流进液口4。
所述分流出液口3或分流进液口4设置于本体侧面且分别处于隔板5的两侧。
所述主进液口1和主出液口2端部分别设置偏心过渡接头6。
所述主进液口1或主出液口2端部设置内连接螺纹或外连接螺纹。
所述分流出液口3或分流进液口4端部设置内连接螺纹或外螺纹。也可不设置螺纹,而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隔板5呈“Z”形、“S”、“C”形或圆弧形,以隔离主进出液通道。
图3~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其隔板呈C形。
下面以洗浴余热水回收利用为例,说明本发明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主进液口与主出液口直接通道隔离,两者分别与分流进出液口连通,从而实现了管路的分流串联连接。可以将分支管路串接入主管路中,特别适合于余热回收回输利用的情形。比如:洗浴余热水热能二次回收,加热冷水后回输入洗浴汇水管路,直接用于洗浴,以减少一次热水的用量,达到节能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实现本目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影响美观的弊端。
使用时,将本发明原位替换冷水进水管路之过渡接头或接入冷水进水管路中,主进液口1通过偏心过渡接头连接冷水进水管,分流出液口连接连通换热装置的进水口,换热装置出水口连接分流进液口,再经本发明主出液口汇入洗浴汇水管,实现了余热水热能的二次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斌,未经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磺酸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他沙星颗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