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0274.7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柴艳飞;王存贵;张云富;陆海英;黄克起;方杰;高璞;朱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挡土墙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包括普通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底部设置有底部钢筋网,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墙面一侧设置有侧向钢筋网,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下面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内设置有与所述底部钢筋网连接的平台钢筋网,所述平台钢筋网焊接有直钢管混凝土锚桩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阵列于所述平台底部,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阵列于所述平台的墙面一侧,所述侧向钢筋网焊接有紧靠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墙面外侧的抗滑钢桩,所述抗滑钢桩顶部高于所述平台、底部深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平台下面设置有墙底加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顶部设置有块石混凝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网和所述侧向钢筋网的网格尺寸为60×6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所述平台钢筋网的网格尺寸为50×5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的直径为100~150mm,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之间的中心距为350~450mm;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的直径为150~200mm,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之间的中心距为500~8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底端具有扩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钢桩顶部高于所述平台1~3m、底部深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3~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底加固区的厚度为3~6m,宽度为超出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墙面2~3m、超出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墙背0.5~0.7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底加固区为墙底水泥砂浆加固区或墙底粉煤灰加固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组合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挡土墙墙背侧的土压力大小,确定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的高度、截面尺寸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预制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和所述抗滑钢桩;
(3)通过搅拌机对挡土墙下部的软土区进行搅拌加固,形成所述墙底加固区;
(4)确定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和所述抗滑钢桩的位置,然后用小型钻孔机进行竖直孔和斜孔的钻孔施工;
(5)将预制好的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放入竖直孔中,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放入斜孔中;
(6)将所述抗滑钢桩压入设计位置;
(7)放置所述平台钢筋网,并将所述平台钢筋网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顶部焊接牢固,浇筑平台混凝土,形成所述平台;
(8)放置所述底部钢筋网和所述侧向钢筋网,并将所述抗滑钢桩顶部与所述侧向钢筋网焊接牢固,浇注普通混凝土,形成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水泥与砂浆按照1:2.5的质量比对挡土墙下部的软土区进行搅拌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2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卸货机
- 下一篇:一种超短基线高灵敏盘式位移传感器及光纤应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