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1130.3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平;李永智;李登雄;钟绍良;金子学;周莲萍;杨亚萍;赵洪龙;高福宏;李忠环;李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蚜茧蜂 转移 专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可选择性地处于转动或固定状态的转轴(10)及数根绳子(11);所述的两转轴(10)相离布置,转轴(10)离地的高度大于载体(20)的高度与烟苗(30)高度之和;所述的绳子(11)两端分别固定在两转轴(10)上;所述绳子(11)的长度大于两转轴(10)的间距;绳子(11)上固定携带烟蚜茧蜂僵蚜的载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子(11)之间并行布置,绳子(11)的长度为两转轴(10)间距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10)端部设置便于转动转轴(10)的把手(18)以及限制转轴(10)转动的限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10)两端固定在轴承内,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10)上的棘轮,与棘轮配合设置有棘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转轴(10)由钢管构成,转轴(10)两端套设于钢质圆管(10`)内,钢质圆管(10`)与转轴(10)之间摩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调节转轴(10)离地高度的调高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高机构包括门形支架,所述的连接转轴(10)的轴承或钢质圆管(10`)固接在竖向管套(12)上,竖向管套(12)套设在门形支架的立柱(13)上,转轴(10)中部套设横向管套(14),横向管套(14)固接升降杆(15),升降杆(15)杆身上套设第二竖向管套(16),第二竖向管套(16)固定在门形支架的横梁(17)上;所述的升降杆(15)沿杆长方上布置多个销孔(151),与销孔(151)配合的销子(152)位于第二竖向管套(16)上侧并与第二竖向管套(16)构成抵挡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烟蚜茧蜂转移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形支架的立柱(13)上、位于竖向管套(12)下方设置加固横梁(19),立柱(13)脚部设置与立柱(13)垂直的支腿(13`),所述的支腿(13`)沿绳子(11)长度方向和沿转轴(10)长度方向布置。
9.一种烟蚜茧蜂转移方法,步骤包括:
将烟苗(30)均匀密布;
在烟苗(30)两侧上方设置两个转轴(10),绳子(11)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轴(10)上,绳子(11)长度为转轴(10)间距的两倍,绳子(11)并行设置多根;
转动转轴(10)将绳子(11)卷到一个转轴(10)上,将绳子(11)绷紧;
由卷有绳子(11)的转轴(10)处开始往绳子(11)上安放带有僵蚜的载体(20),安放好一些载体(20)就转动转轴(10)移动载体(20),然后继续往绳子(11)上安放载体(20),直到载体(20)覆盖整片烟苗(30)上方;
等待僵蚜羽化成蜂后自然转移到烟苗(30)上,再把烟苗(30)拿到田间待烟蚜茧蜂转移到田间烟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未经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1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