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尘密封效果增强型无油润滑滚动轴承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1268.3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联春;陈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00 | 分类号: | F16C19/00;F16C3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王鸿谋;杨小蓉 |
地址: | 2011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密封 效果 增强 型无油 润滑 滚动轴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尘密封效果增强型无油润滑滚动轴承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防尘和密封对无油润滑滚动轴承具有与油润滑滚动轴承同等重要的意义,其对轴承的运行可靠度和寿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ISO最新的滚动轴承寿命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中就引入了清洁度系数,该系数的大小对轴承寿命计算结果的影响是几倍、几十倍的差异。
油润滑滚动轴承,通常采用骨架式橡胶密封圈、接触式密封甚至重接触式密封等提高防尘密封效果,但无油润滑滚动轴承往往运行在高温超高温、低温超低温等苛刻条件下,以橡胶为主体的骨架式橡胶密封圈已难以胜任。因此,现行无油润滑滚动轴承,防尘密封装置通常采用金属防尘盖,如此简单的防尘密封形式,很难抵御外部粉尘、流体或半流体介质对轴承的侵袭,同时也很难防止粉末状固体润滑材料从轴承内腔的泄露,工程实际中已出现不少因异物进入轴承内腔导致轴承过度磨损或卡死的失效案例,这种失效往往先于轴承疲劳剥落失效发生,对主机的平稳安全运行构成极大的挑战,因此,通过改变防尘密封装置或密封副结构使无油润滑滚动轴承的防尘密封效果得到增强已变得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密封效果增强型无油润滑滚动轴承,以解决现行无油润滑滚动轴承采用普通防尘盖存在的轴承防尘密封效果不理想,轴承极易发生早期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密封效果增强型无油润滑滚动轴承的制作方法,以扩大无油润滑密封轴承的产品范围。
本发明是一种防尘密封效果增强型无油润滑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内圈、滚动体和防尘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尘密封装置为由在轴承的同一侧的内、外两个金属防尘件(上述的“在轴承的同一侧的内、外两个金属防尘件”中,“内、外”系指两个金属防尘件位于轴承中的沿轴向的相对位置,以距轴承中点近者为内,远者为外。下同)组成的双重防尘密封结构,或由金属防尘件背部粘挂耐高温橡胶或粘接固体润滑材料组成的单体复合防尘密封件。
所述双重防尘密封结构中的金属防尘件是防尘盖和/或挡圈,其组合包括:内防尘盖与外防尘盖,内挡圈与外挡圈、内挡圈与外防尘盖、内防尘盖与外挡圈,当其中一个金属防尘件与外圈固定并与内圈挡边形成密封间隙时,另一个金属防尘件则与内圈固定并与外圈挡边形成密封间隙,两个金属防尘件同与其相对转动的轴承套圈之间,均形成径向非接触式密封,显著地提高轴承的运行可靠度和寿命。
所述单体复合防尘密封件中的金属防尘件是在密封沿处不带卷边的防尘盖,其背部粘挂的耐高温橡胶包括硅橡胶和氟橡胶,粘接的固体润滑材料包括碳石墨和电化石墨。
所述单体复合防尘密封件粘挂耐高温橡胶时,所述耐高温橡胶作为防尘密封唇的材料,与轴承套圈挡边径向过盈配合,形成径向接触式密封或在套圈挡边和套圈端面相接处加工轴台,高温橡胶密封唇与轴台台肩轴向过盈配合,形成轴向接触式密封。
所述单体复合防尘密封件上粘挂固体润滑材料时,固体润滑材料作为防尘密封唇,与轴承套圈挡边处在径向过渡或间隙配合,形成径向半接触式密封或径向非接触式密封或在套圈挡边和套圈端面相接处加工轴台,固体润滑材料密封唇与轴台台肩轴向过渡或间隙配合,形成轴向半接触式密封或轴向非接触式密封,这就大大提高了轴承运行可靠度和寿命,而现有技术的金属防尘密封装置是难以做到的。
上述防尘密封效果增强型无油润滑滚动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制作及设置方法,步骤分别如下:
(1)内防尘盖与外防尘盖双重防尘密封结构
轴承准备:
内防尘盖与外防尘盖有两种设置方法:内防尘盖安装在内圈上、外防尘盖安装在外圈上和内防尘盖安装在外圈上、外防尘盖安装在内圈上。在安装防尘盖的套圈上要对应加工出防尘盖安装槽;
防尘密封件的制作:
这里的防尘密封件为防尘盖。安装在外圈上的防尘盖其设计制作同现行技术;安装在内圈上的防尘盖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依照成品图纸,同样采用钢板冲压成型;
防尘密封件的设置:
用模具将防尘盖冲压入防尘盖安装槽中,与所安装套圈固定在一起。先冲压安装内防尘盖,再冲压安装外防尘盖;
(2)内挡圈与外挡圈双重防尘密封结构
轴承准备:
内挡圈与外挡圈有两种设置方法:内挡圈安装在内圈上、外挡圈安装在外圈上和内挡圈安装在外圈上、外挡圈安装在内圈上;
防尘密封件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