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酒类伪造防止服务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91475.9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水;安基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情报通信产业振兴院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韩国首尔松坡区***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酒类 伪造 防止 服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类伪造防止和服务系统,尤其涉及使用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酒类伪造防止和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射频标识(RFID)系统的标签使用半导体芯片,而不是现有的条码,从而对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进行读取,并且以无线的方式在其上写入新的内容。
特别地,射频标识(RFID)是一种使用长距离信息传输和接收同时读取大量标签信息的无接触技术,并且其识别速度对于在工作效率方面保持优势来讲是非常理想的。RFID技术的最佳优势是,与其它媒介相比,可被写到标签上的信息量被大大增加。随着信息的存储量增加,存储诸如产品信息或制造信息的各种信息变为可能。近年,近场通信(NFC)(其是一种RFID技术)被广泛地使用。
近场通信(NFC)作为RFID技术之一是一种使用13.56MHz的频率带宽的无接触通信技术。因为近场通信(NFC)由于其短的通信距离能够以低成本提供相对理想的安全性,所以NFC是一种被期望广泛应用的下一代短程通信技术。由于可以使用数据读取和写入两种功能,被要求使用典型RFID装置的读取器可以是不需要的,并且虽然与诸如蓝牙等技术的现有短程通信技术相似,其优势是不需要在蓝牙中使用的装置间设置。
由于RFID技术中的这种特性,NFC标签或NFC已被应用到用于确定高级酒类(比如威士忌、沃特加等)或奢侈品(比如高尔夫球棒、珠宝、皮包、手表等)的假冒或伪造产品的分销(distribution)系统。
假冒或伪造产品不断地被分销到高级酒类或奢侈品(比如高尔夫球棒、珠宝、皮包、手表等)市场中。这是因为贪图奢侈品牌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往往牵扯到使用这些品牌的不良的商业战术。
由于假冒或伪造产品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制造商)两者都产生损害,所以近年来,各种本地自主实体强力控制在高价奢侈品牌市场中分销的伪造产品的非法分销,但仅通过有关部门的控制来封锁伪造商品的分销是受限的。此外,由于伪造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很难用肉眼辨识伪造的商品,从而,近些年,制造商研发并提供了能够使用各种科学技术辨识商品是真品还是假货的伪造防止装置或正品辨识装置。
然而,即使使用这种伪造防止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即熟知商品的消费者(尤其是直接在出售酒类的酒水商店或餐馆饮酒的消费者)不能简单地熟知辨识伪造酒类的方法,或者还另外需要用于辨识的单独提供的装置或高价系统。
发明内容
高级西方酒类与国产酒类相比价格更高,并且其价格是根据其制造商或成熟期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估计的,从而,伪造产品分销商对其进行不良的使用,以使用低价酒类替换内容或使用未经验证的低质成分来制造和分销伪造的西方酒类。对这种假冒酒类或低质酒类的分销会带来以下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以及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此外,对假冒酒类的非法制造和分销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比如非法交易、逃税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用于使用户能够通过智能装置接入管理服务器,以询问酒类产品是否经过登记并且辨识其是真品还是假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向执行机构提供相关商店的位置信息的酒类伪造防止服务系统,以便当商品被辨识为伪造产品时报告所述销售商店。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进行详述,并且其部分地可从描述中明显得到,或者可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得知。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势可通过以下公开的描述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指出的结构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其被包括以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被加入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和描述一起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解释。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酒类伪造防止服务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附着到根据本发明的酒类产品上的第一标签部分和第二标签部分的示例性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NFC标签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酒类伪造防止服务系统的操作流程图;以及
图5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真品检查服务的服务应用的示例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情报通信产业振兴院,未经情报通信产业振兴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可智能监控人体健康状况的手环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