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水暗渠用孔眼堵塞除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2277.4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三村等;林野;田中诚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那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3B3/06 | 分类号: | E03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 暗渠 孔眼 堵塞 除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集水暗渠上侧的砂砾层的孔眼堵塞除去的装置,该集水暗渠用于在河川,水池,湖泊,水坝,海岸等处取水,并由钢管等构成。
背景技术
作为对潜流水和地下水进行取水的方法而有集水暗渠,该集水暗渠在河川区域的河床下等埋设有过滤管、多孔管或者由钢筋混凝土等形成的集水管。
集水暗渠使其周围为规定粒径的砂砾,并且使朝向其上侧而将粒径阶段性缩小的砂砾层铺满规定的深度。
集水暗渠的问题是,在持续取水的期间,流入到河川中的泥土和细砂进入到集水暗渠的砂砾层的间隙而堆积,产生了孔眼堵塞,由此,使取水量逐渐减少。为了消除这种孔眼堵塞,在以往的方法中,只有在河川的水位较低时,通过用重型机械将砂砾层挖出并通过清洗来冲刷掉堆积的土砂,或者是进行直接将砂砾层替换的大规模土木式的整修方法,而没有能够作为日常维护来实施的简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的集水暗渠的问题点而做出,以提供一种集水暗渠用孔眼堵塞除去装置为目的,不通过大规模土木式的整修方法,通过简单的装置就能够解除集水暗渠的孔眼堵塞,从而能够恢复取水量。
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申请人持续锐意研究及开发,其结果发现:在埋设集水暗渠时,将具有空气的喷出孔的多孔清洗管并列设置在集水暗渠的上侧的砂砾层内,当土砂堆积到砂砾层中而发生孔眼堵塞时,使空气从该清洗管喷出,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装置容易地除去孔眼堵塞的方法,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的集水暗渠用孔眼堵塞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集水暗渠的上侧的砂砾层内具有多根多孔清洗管,该多孔清洗管从压缩空气供给机构供给有压缩空气,并形成有将该所供给的压缩空气喷出的多个空气喷出孔。
根据本发明,由于孔眼堵塞除去装置在集水暗渠的上侧的砂砾层内具有多根多孔清洗管,该多孔清洗管从压缩空气供给机构供给有压缩空气,并形成有将该所供给的压缩空气喷出的多个空气喷出孔,所以,在发生孔眼堵塞时,通过压缩空气供给机构向这些多个多孔清洗管供给压缩空气,而使空气从这些多孔清洗管喷出,由此,不通过大规模土木式的整修方法,而通过简单的装置就能够消除集水暗渠的孔眼堵塞,恢复取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集水暗渠用孔眼堵塞除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径向剖视图以及剖视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使用在图1的实施方式的集水管以及多孔清洗管的局部的例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多孔清洗管的局部的侧视图以及径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水管
2多孔清洗管
3腔室
4空气压缩机
5空气喷出孔
10集水暗渠埋设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集水暗渠用孔眼堵塞除去装置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a)是集水管的径向的剖视图,(b)是剖视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集水暗渠的集水管1由图2所示的过滤管构成,且该集水管1埋设在集水暗渠埋设部10中。
集水暗渠埋设部10以覆盖集水管1的方式,设置在集水管1所敷设的全长的范围内,以将大砂砾层11、中砂砾层12、小砂砾层13以及砂层14由下向上铺设为截面倒金字塔状的方式形成,该大沙砾层11铺满了比较大径的砂砾,该中砂砾层12铺满了比大砂砾层直径小的砂砾,该小砂砾层11铺满了比中砂砾层直径小的砂砾,集水管1埋设在大砂砾层11内。
砂层14的上表面14a是河床,河川15的水渗透过埋设部10而成为潜流水,并从集水管1的过滤管通过而被取水。
构成本发明的孔眼堵塞除去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多孔清洗管2,位于集水管1的上侧,以在埋设部10的大砂砾层11和中砂砾层12的界面中与集水管1平行地延长的方式设置。图2表示集水管1以及多孔清洗管2的局部,(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而且,图3放大表示多孔清洗管的局部,(a)是侧视图,(b)是径向剖视图。
集水管1是将公知的过滤管仅以所要的数量接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作为一个例子,可以使用直径为60cm~1m的公知的过滤管。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过滤管,但作为集水管并不限于此,也能使用多孔钢管、多孔塑料管、以及钢筋混凝土制多孔管等其他的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那贺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那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2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