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管浮力减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3836.3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里尔;黄波;李陶;武修明;杨久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德瑞克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浮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井作业领域,是一种固井下套管用的套管浮力减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深度直井下套管施工中,仅仅依靠浮箍浮鞋,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往往会破坏浮箍浮鞋,难以保证后续的固井作业,为正常施工作业留下了隐患。
目前的专利都是针对大位移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固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套管浮力减重系统,连接在套管柱上,在下套管时,通过增加套管串浮力的方式,减小地面大勾载荷。下套管结束后通过液体压力打通,实现正常固井作业。
本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套管浮力减重系统,主要由管状本体、塞座、塞子、挡板组成。
套管浮力减重系统,包括管状本体、塞座、塞子和挡板;管状本体两端设置螺纹,塞座和挡板通过螺纹和管状本体相连接,塞子与塞座固定连接,所述管状本体与塞座、塞座与塞子之间设置密封圈,挡板上面设有通孔。
塞子与塞座的固定连接为通过剪钉连接;
塞座、塞子、挡板为钻头可钻式;
所述本体与塞座、塞座与塞子之间的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挡板上设有6个通孔。
管状本体两端的螺纹与套管相匹配;
塞子通过剪钉与塞座相连接,
管状本体的内径和套管内径相一致。
管状本体两端设置有内螺纹。
塞座通过螺纹连接在管状本体;
塞子打掉后能被带孔挡板挡住。
塞座、挡板上面螺纹为反向螺纹。
为了适应不同的打开塞子压力,可以通过调节剪钉数量来达到。
有益效果:
套管漂浮减重系统连接在套管管柱的中部,下面连接自动灌浆式浮箍、浮鞋,这样,下部套管在下入过程中对套管浮力减重系统有中向上的压力,进而增加套管串浮力,减小地面大勾载荷,适用于大深度及井底压力大的直井。
套管浮力减重系统承压能达到70Mpa。
附图说明
图1是套管浮力减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套管浮力减重系统,由管状本体1、塞座2、塞子3、挡板4组成;本体1两端加工有与套管一样的螺纹,塞座2和挡板4通过螺纹和本体1相连接,塞子3通过剪钉5与塞座2相连接,塞座2、塞子3、挡板4均为PDC钻头可钻式,本体1与塞座2、塞座2与塞子3均采用O型密封圈6、7密封,挡板4上面设有6个通孔。
本体采用一体式结构,不采用现有技术中多段连接的方式,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保证工具的强度。
在进行下套管作业时由于套管浮力减重系统下部的浮箍浮鞋均为自动灌浆式,浮鞋为水平眼,可达到循环的目的。在下入的过程中下部压力对套管浮力减重系统产生向上的力,增加套管串的浮力,减小地面的大勾载荷。当套管下到预定位置后,开泵、打压、剪断剪钉,塞子落到挡板上,可以实现正常的循环、固井。当完成固井作业时,由于塞座、塞子和挡板均为PDC(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钻头可钻式,且不会出现打滑和遇阻情况,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
以上关于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的各种修改和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德瑞克石油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德瑞克石油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夜光功能的灯罩
- 下一篇:LED迷你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