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100管线钢埋弧焊用高焊速烧结焊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3920.5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陈飞绸;李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362 | 分类号: | B23K35/36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x100 管线 钢埋弧焊用高焊速 烧结 焊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焊剂材料,特别涉及一种X100管线钢用高焊速埋弧焊焊剂,本发明还涉及该焊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管线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向长距离、高压力、大口径发展,使其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从油气产地到消费地往往长达数千公里,沿途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多变,对管线钢韧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X80级钢板和配套焊丝已经开始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更高强度级别的管线钢X100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6年7月,鞍钢成功研制开发X100管线钢宽厚板;2007年8月,武钢开发成功X100板卷;另外,南钢、舞钢等也在高钢级管线钢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相继研发成功X100管线钢。X100管线钢埋弧焊用焊丝的研究也已进入试验阶段,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埋弧焊用焊剂材料,以保证焊缝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及焊接所要求的工艺性,尤其是低温冲击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100管线钢埋弧焊用高焊速烧结焊剂,为高级别管线钢提供焊接材料,提高焊缝低温冲击韧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X100管线钢埋弧焊用高焊速烧结焊剂,按重量百分比该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19%~25%的CaF2,25%~29%的MgO,5%~8%的CaO,21%~25%的Al2O3,4%~8%的MnO,1%~2.5%的SiFe,0.8%~1.2%的Re,余量为SiO2,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焊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称取如下矿物粉料:萤石、电熔镁、硅灰石、铝矾土、锰矿、SiFe及轻稀土氧化物;
2)将称取的各物质置于同一容器中,进行混合,使得按照质量百分比各物质含量为:19%~25%的CaF2,25%~29%的MgO,5%~8%的CaO,21%~25%的Al2O3,4%~8%的MnO,1%~2.5%的,0.8%~1.2%的Re,余量为SiO2,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3)混合均匀后,按全部组分质量的22%~25%加入粘结剂,进行湿搅拌均匀,使之成为半固态,然后在容器盆中来回搓动成粒,并通过8目的筛子,之后在室温通风条件下放置4~6小时,然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50℃,烘干后,再放入烧结炉中在750℃~9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不小于2小时,烧结好后通过8~40目的筛子过筛,便得到焊剂。
其中SiO2是通过矿物粉携带加入,且焊剂成品中SiO2含量应不大于20%。
其中粘结剂为钾钠水玻璃,且钾钠比为2.6: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H03MnNiMo焊丝匹配,在1.75m/min的高焊速、双丝焊接条件下,焊后工艺性能和焊缝性能均能满足高级别管线钢的使用要求,达到了提高焊缝低温冲击韧性和焊接速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出的焊剂进行焊接的焊缝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2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出的焊剂进行焊接的焊缝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3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出的焊剂进行焊接的焊缝的金相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X100管线钢埋弧焊用高焊速烧结焊剂,按重量百分比该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19%~25%的CaF2,25%~29%的MgO,5%~8%的CaO,21%~25%的Al2O3,4%~8%的MnO,1%~2.5%的SiFe,0.8%~1.2%的Re,余量为SiO2,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焊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称取如下矿物粉料:萤石、电熔镁、硅灰石、铝矾土、锰矿、SiFe及轻稀土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