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多工位级进模中进行槽形回转的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4179.4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梁鹤;陈伟力;董根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3156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级进模中 进行 回转 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多工位级进模中进行槽形回转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低碳消耗,各行业也在不停的为环保事业努力着。目前在变频电机制造行业中,为了使变频电机更省电节能,人们只能采用降低变频电机的启动频率和正常运转的频率的方法来实现省电节能,而这种降低启动频率和正常运转的频率的方法在结构上只能通过将铁芯的槽形制成斜槽,将磁钢槽、轴孔、通风孔等孔的槽形制成直槽的方式来实现,这样才能使得组装后的变频电机达到降耗节能的效果,然而目前现有的用于级进模冲压的装置只能实现直槽的冲压,并不能同时实现直槽与斜槽的冲压,故在变频电机制造行业中就一直无法实现变频电机省电节能效果。综合上述可知,研发一种能够同时显示直槽和斜槽的冲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多工位级进模中进行槽形回转的冲压装置,其可以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中同时实现直槽和斜槽的冲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多工位级进模中进行槽形回转的冲压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通过导柱一设置于下模座的一侧,上模座的中部设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上依次设有槽形上垫板、上垫板和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上安装有槽形凸模,槽形凸模通过槽形凸模压板与凸模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的底端通过电机连接板连接有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下模座的中部安装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轮连接,从动轮上安装有轴承套位置感应块,轴承套位置感应块上安装有传感器,从动轮的侧面连接有扭转衬套,扭转衬套的外侧套有扭转轴套,扭转衬套的中部安装有槽形下垫板,槽形下垫板上连接有槽形凹模固定板,槽形凹模固定板上安装有与槽形凸模相配合的槽形凹模,槽形凹模与安装在扭转衬套上的卸料板座连接,所述槽形凹模固定板上的槽孔与槽形凹模上的槽孔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卸料板座通过圆浮钉与扭转衬套连接,卸料板座的中部设有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槽形卸料板镶块,槽形卸料板镶块上连接有槽形卸料板背板,槽形卸料板背板通过槽形卸料板背板压板与卸料板座固定,槽形卸料板背板的中部靠近两端处与卸料板座之间安装有轴承,槽形卸料板背板的中部靠近一侧处设有沉孔,该沉孔内安装有卸料弹簧,卸料弹簧的另一端穿过凸模固定板与上垫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垫板、凸模固定板和槽形卸料板背板的一端通过导柱二连接,上垫板、凸模固定板和槽形卸料板背板的另一端通过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的外侧套有拉杆套,拉杆套通过拉杆套固定圈与上垫板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加油嘴,且下模座上位于扭转衬套的下方安装有初始定位杆;所述扭转衬套与扭转轴套之间设有扭转轴承,扭转轴承上设有扭转轴承套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靠性高且在保证产品外形落料工位相同的情况下,实现了槽形孔在条料上的冲压位置不同,达到了槽形扭转,而轴孔、磁钢槽、通风孔等不扭转的效果,同时也满足了槽形扭斜而磁钢槽不扭斜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在多工位级进模中进行槽形回转的冲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上模座;2、下模座;3、导柱一;4、旋转主轴;5、槽形上垫板;6、上垫板;7、凸模固定板;8、槽形凸模;9、槽形凸模压板;10、电机连接板;11、电机安装板;12、电机;13、主动轮;14、从动轮;15、同步带;16、轴承套位置感应块;17、传感器;18、扭转衬套;19、槽形下垫板;20、槽形凹模固定板;21、槽形凹模;22、卸料板座;23、圆浮钉;24、槽形卸料板镶块;25、槽形卸料板背板;26、卸料弹簧;27、导柱二;28、拉杆;29、拉杆套;30、拉杆套固定圈;31、槽形卸料板背板压板;32、轴承;33、加油嘴;34、初始定位杆;35、扭转轴承套圈;36、扭转轴承;37、扭转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等长软硬结合板层压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口罩用抗菌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