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电源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4513.6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汉纳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智能化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车用电源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微处理器MCU,对车辆外接ECU单元进行合理供电分配与管理控制;
一电源处理电路,其输入端连接至蓄电池及发动机电源,输出端连接至微处理器MCU,对蓄电池及发动机电源进行稳压、滤波处理;
若干智能功率可控电路,其输入端连接至蓄电池及发动机电源和微处理器MCU,输出端连接至车辆外接ECU单元的供电端,该智能功率可控电路对蓄电池及发动机电源的电流电压进行检测,同时接受微处理器MCU的控制信号,并根据该控制信号来调整功率输出,从而输出若干路可通过编程设置最大输出电流及逻辑控制状态的可控输出以及恒压输出;
一温度监控单元,置于电瓶仓和发动机仓的发热区,其输出端连接至微处理器MCU,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输出至微处理器MCU;
一CAN通讯单元,其信号端连接车辆外接ECU单元和微处理器MCU,将车辆外接ECU单元的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MC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功率可控电路包括智能功率开关及其外围电路,具体的,包括智能功率开关U114、场效应管Q111、场效应管Q112、二极管D124、二极管D126、二极管D135、瞬态抑制二极管D161、稳压二极管DW106、电阻R158、电阻R156、电阻R160、电阻R162、电容C132、电容C145,二极管D124的正极连接至微处理器MCU,二极管D124的负极连接电阻R158的一端,电阻R158的另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112的G极、场效应管Q111的D极以及电容C132的一端,电容C132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11的S极和场效应管Q112的S极接地,场效应管Q112的D极经过电阻R156连接至智能功率开关U114的IN管脚,场效应管Q111的G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W106的负极、电阻R160的一端和电容C145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W106的正极和电容C14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2的一端和二极管D126的负极,电阻R162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26的正极连接智能功率开关U114的IS管脚,智能功率开关U114的OUT管脚连接二极管D135的负极和瞬态抑制二极管D161的一端,二极管D135的正极和瞬态抑制二极管D161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一报警蜂鸣器,该报警蜂鸣器连接至微处理器MCU。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MCU是型号为S08DZ60的微处理器。
5.一种车用电源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智能功率可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限定的保护步骤,一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微处理器MCU对启动机进行控制及保护的启动控制和应急启动的保护步骤,一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微处理器MCU对车辆CAN总线故障进行检测的保护步骤,一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源处理电路对电池电压进行控制的保护步骤,一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温度监控单元对发动机及电瓶仓温度进行检测的保护步骤,以及一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CAN通讯单元和GPS车载终端将步骤中的数据转发到后台管理系统以进行远程诊断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智能功率可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限定的保护步骤,具体是,通过智能功率可控电路采集系统总电流大小、各路负载输出电流大小,并设置系统允许的总电流阈值、各路负载输出电流阈值,如果超出总电流阈值或各路负载输出电流阈值,则通过智能功率开关对其进行限制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微处理器MCU对启动机进行启动控制和应急启动的控制及保护步骤,具体是:当所述的微处理器MCU检测到车辆启动时,同时判断后启动开关、后熄火开关、后仓门开关和空挡开关是否均处于闭合状态,以及发动机转速是否为0,上述任一条件不满足则所述的智能功率可控电路均不能输出,从而保证启动系统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汉纳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汉纳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5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包装茶粉的陶瓷器皿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生化原料储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