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芬顿净化余HCN的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4667.5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祖成;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芬顿 净化 hcn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芬顿净化余HCN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HCN 的脱除方法主要为吸收法、吸附法和燃烧法。几种脱除HCN 废气的方法各有特点,每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于处理的对象各有不同。在处理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HCN 尾气时,HCN 浓度、尾气所含其他组分与排放方式、现有设备及处理方法的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到HCN 脱除方法的选择。在采用吸附法时,某些气体组分会影响活性炭对HCN 的吸附作用。例如当废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水蒸气与HCN 存在竞争吸附现象,使被吸附的HCN 解吸而大大降低了处理效果。当水蒸气体积含量超过50 %时,活性炭就不再吸附HCN。因此当废气中含有影响吸附的组分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考虑到生产实践中HCN 尾气主要来源于煤的高温裂解与PAN炭纤维的高温炭化处理,采用催化燃烧法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对HCN 的催化燃烧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成熟的工业化报道,还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专利CN 201586472 U公开了一种含氰废气处理装置,含氰废气在两次与烧碱溶液混合后被充分吸收,与现有技术中的操作相比,吸收率大大增加,且减少了烧碱消耗量,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但同样面临着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且产生二次污染,不能将离子进行回收利用。而且,剩余的低浓度HCN溶液得不到处理。针对此,本发明中采用电芬顿产生氧化性的·OH净化余HCN,将低浓度的HCN转化为CO2,实现零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技术的不足,提供电芬顿净化余HCN的装置及其方法。
电芬顿净化余HCN的装置包括废气集气罩、压力控制器、电动废气处理装置、HCN回收储罐、气体除雾器、喷淋储液池、控制阀门、在线监控器、阳极液收集池、阴极液罐、含Fe2+溶液罐、阴极电芬顿装置、第一阳极板、第一阴极板、第一直流电源、导电介质、气瓶、鼓风机;在阴极电芬顿装置内设有第一阳极板和第一阴极板,第一阴极板和第一阳极板分别接入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废气集气罩中的废气经压力控制器进入电动废气处理装置靠近阴极侧,喷淋储液池经控制阀门、在线监控器及喷淋头进入电动处理废水装置,经电动废气处理装置处理过的HCN气体经压力控制器与HCN回收储罐相连,电动废气处理装置另一出口与其他气体处理装置相连,电动废气处理装置底部分两路,一路经在线监控器与阳极液罐顶部相连,阳极液罐底部经控制阀门与阴极电芬顿装置顶部相连,另一路经电动废气处理装置底部、在线监控器与阴极液罐顶部相连,阴极液罐出水分两路,一路经控制阀门与中和池侧面相连,另一路经控制阀门与阴极电芬顿装置上部相连,含Fe2+溶液罐经控制阀门与阴极电芬顿装置上部相连,气瓶经鼓风机、阀门与阴极电芬顿装置底部相连。
所述气瓶为净化后的含氧气体的贮罐或钢瓶,气瓶中贮有纯净的空气、富氧空气或氧气中一种或多种气体的混合。
所述的阴极电芬顿装置为流化床型,阴极电芬顿装置内填充有导电介质,所述的导电介质为活性炭、导电塑料、金属颗粒、石墨颗粒中至少一种。
所述的含Fe2+溶液罐内设有溶液,溶液为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或硝酸亚铁。
所述的第一阳极板材料为石墨、活性炭纤维毡、活性炭纤维布以及涂敷有PbO2、RuO2、IrO2、TiO2、MnO2中至少一种导电金属,第一阴极板材料为活性炭纤维电极、石墨电极、石墨气体扩散电极、活性炭气体扩散电极或多壁纳米碳管电极,电极板形状为网状、孔状或丝栅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