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以治疗癌末便秘症状的中草药制剂及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94973.9 申请日: 2012-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39515A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刘育德 申请(专利权)人: 刘育德
主分类号: A61K36/708 分类号: A61K36/708;A61P1/10
代理公司: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代理人: 张元俊
地址: 中国台湾***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以 治疗 便秘 症状 中草药 制剂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以治疗便秘症状的中草药,特别涉及应用在癌症末期病患便秘症状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在西方医学方面,便秘在安宁疗护上,是临床上很常见到的问题,经常造成病人各种肠道症状,引起病人的腹胀、食欲不振、疼痛,影响生活质量,整体状况的恶化,也造成病患家属极大的焦虑。在台湾也发现所有住院的病人中,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有排便困扰,而癌症末期患者,由于疼痛的症状,依安宁照护原则,通常会给予口服或针剂吗啡类止痛剂,然而吗啡类药物的药物作用机制是降低平滑肌的蠕动力与增加平滑肌的张力,因此会导致回盲瓣处和肛门括约肌的张力增加,并使大肠和小肠蠕动力减少,离子和水分在肠道的吸收也会提升,并使排便的反射功能减低,因此病人有极高机率发生排便困难情形,而病人的便秘问题若没有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病人食欲下降及肠蠕动变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便秘问题更难处理。

国外统计报告显示,在安宁病房有50-80%的病人需要使用轻泻剂Laxative治疗便秘,有些病人仍须长时间使用灌肠处理便秘问题;而在国内方面,依据2005年苏梅凤在“影响癌症末期病患便秘危险因素及临床便秘处置效益与满意度探讨”著作中的论述,癌症末期病患便秘的主观评估便秘盛行率为58.9%,客观评估便秘盛行率为83.3%,而临床便秘的处置方法则以非独立性的护理措施居多,如软便剂(92.4%)及灌肠(67.9%),独立的护理措施偏少,如卫教(43.4%)、腹部按摩(20.8%)、挖便(11.3%)。由上可知,临床上若遇到便秘症状,仍多以服用软便剂及灌肠为主,而目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便秘的药物列举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临床药物的副作用多为腹胀、腹泻,且多具有相当程度的药物毒性,临床使用有诸多限制,对于需要安宁疗护的癌症末期患者而言,并不是良好的治疗方式;另一方面,临床上也有发现,病人因为担心便秘更加恶化,而拒绝使用止痛药,承受更多痛苦。由此可以明了,临床药物既不能有效改善癌症末期病人的便秘问题,还会增加医疗成本。

在传统中医学方面,多认为便秘为肠结、大便燥结、脾约、阴结、阳结等原因所引起的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尽管便秘的主要病变部位是大肠,但通常也和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在中医学上若欲治疗便秘症状,则须从肝、脾、肾、肠道来调理。

大黄(Rheum rhabarbarum)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柄肥厚,花形细小,叶片为三角形,花色为绿白色或玫瑰红色,大黄的叶片含有草酸而具有毒性,其口服的最低致死剂量(LDLo)约为600mg/kg,其根与根茎可食用,惟因大黄根茎也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其具有刺激性,黄通常是在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挖出,再除去其细根及外皮,干燥后可直接食用,或加入酒类料理。大黄的药性寒苦,可攻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治疗通便、泻火解毒,活血祛痰、溶热燥湿的功能。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根呈圆柱状,叶序为单数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花型为紫色蝶状,总状花序腋生,具长圆形荚果,根及地下茎可食用,其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效果,可调和药性,但若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能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水肿、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损伤、肌肉无力等症状。一般而言,甘草多在春、秋季采集,取出后除去其须根,将其根茎晒干后,切厚片,可直接食用或制为蜜炙用。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以上述两种中药治疗癌症末期病人的文献记载。

所以,本发明的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所衍生的各项缺点,经过改良创新,成功研发出本发明一种用以治疗癌末便秘症状的中草药制剂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大黄及甘草的中草药组合物,经证实本发明组合物具有用以改善癌症末期病人便秘症状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组合物,包含大黄萃取物及甘草萃取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癌症末期病人治疗便秘症状的另一种治疗选择,以达到安宁疗护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育德,未经刘育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9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