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业界处理器介面的实体层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6349.2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0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儒育;张凯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业界 处理器 介面 实体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数据传输技术相关,尤其与移动业界处理器介面(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的实体层(D-PHY)中的接收器相关。
背景技术
移动业界处理器介面(MIPI)是一种近几年来发展日益蓬勃的通信软件/硬件介面标准,主要应用在移动电子装置、数位相机、显示器、平板电脑和笔记型电脑等产品中。MIPI协定中通称为D-PHY的实体层序列介面提供了电子装置中各元件之间进行沟通所需的高速序列介面方案。D-PHY方案可以低耗功的方式扩展传输介面的频宽。
针对数据传输,MIPI D-PHY标准定义有高速(HS)状态和低功率(LP)两种状态。实务上,MIPI D-PHY接收端的高速数据接收电路和低功率数据接收电路是共用同一组差动传输线自MIPI传送端接收讯息。图1为该组差动传输线中的信号由低功率状态转换至高速状态的时序图;DP代表差动传输线中的正端,DN代表差动传输线中的负端。在低功率状态中(例如时段T0),DP信号和DN信号皆具有高电平(1.2伏特)。当MIPI传送端欲离开低功率状态、进入高速状态开始传送数据至接收端前,会有一段时间(T1)首先将DP信号调降至低电平,随后再有一段时间(T2)将DN信号也调降至低电平。在时段T3中,传送端必须透过该组差动传输线送出高速状态的差动信号0,也就是令DN信号高于DP信号200毫伏。在时段T4中,传送端送出供接收端参考的同步信号。时段T4结束后,传送端便开始传递真正的数据内容。
依照MIPI D-PHY的规定,接收端在时段T2就必须进入高速接收模式,也就是令其高速数据接收电路开始运作。由于对高速数据接收电路来说,时段T2之内的等电位DP/DN信号是无法辨认的无效信号,MIPI标准亦规定,接收端必须自行忽略、屏蔽在时段T2内收到的数据。时段T3可被视为这段屏蔽期间的缓冲区;更明确地说,接收端至少要将整个时段T2中的接收数据屏蔽,屏蔽范围可涵盖部分或全部的时段T3,但至长不可包含时段T4中的同步信号。
前述屏蔽期间的长度之下限为85ns+6*UI,上限则是145ns+10*UI,其中的ns代表毫微秒,UI代表高速状态采用的时脉信号的周期。于实际应用中,该时脉信号的频率会随着不同的设定而改变,UI的范围在1毫微秒到12.5毫微秒之间。若欲正确决定屏蔽期间的长度,MIPI接收端就必须得知UI的数值大小。现行做法大多是利用软件在传送端和接收端间进行信号交换(hand shaking)来传递UI资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须耗用相当程度的软件资源,并且无法应付不符合MIPI D-PHY规范的意外状况(例如传送端采用的UI长度超过12.5毫微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MIPI D-PHY接收器,利用DP/DN信号本身在状态转换间的电压特性来判定应于何时开始、结束屏蔽期间,不需要检测或向传送端询问时脉信号的周期,因此可省去以软件进行信号交换的麻烦,亦可应付传送端采用的信号频率不符合MIPI D-PHY规范的意外状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接收器,其中包含控制模块、数据接收电路和屏蔽电路。控制模块用以根据一传送器提供的一组差动信号产生一致能信号。受该致能信号驱动后,数据接收电路开始根据该组差动信号产生一输出信号。受该致能信号驱动后,屏蔽电路开始屏蔽该输出信号。控制模块于该致能信号产生后开始提供一偏压至该组差动信号,使该输出信号具有一第一状态。传送器将调整该组差动信号使该输出信号自该第一状态进入一第二状态。检测到该输出信号进入该第二状态后,控制模块停止提供该偏压并产生一禁能信号,令屏蔽电路停止屏蔽该输出信号。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MIPI差动信号由低功率状态转换至高速状态的时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接收器方块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接收器方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DP:差动信号正端 DN:差动信号负端
200:MIPI接收器 21:低速数据接收电路
22:高速数据接收电路 23:屏蔽电路
24:偏压电路 25:高速数据检测电路
26: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室连接组件
- 下一篇:制冷系统中冷凝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