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6512.5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敏强;宋孝辉;邓建平;姚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G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制备 量子 点敏化宽禁带 半导体 电极 电化学 方法 | ||
1.一种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多孔纳米晶电极的制备:
将TiO2、SnO2或ZnO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法涂覆在清洗干净的FTO导电玻璃表面,然后放入马弗炉中于500℃下烧结30min,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厚度为8~12μm的多孔TiO2、多孔SnO2或多孔ZnO纳米晶电极;
2)电沉积溶液的配制:
前躯液的制备:将2mmol的Se粉或Te粉、8mmol的Na2SO3和5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在70-100℃的下加热回流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形成0.04mol/L的Na2SeSO3或Na2TeSO3溶液;
镉前驱液的制备:将0.8mmol的Cd(CH3COO)2和1.6mmo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20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形成0.04mol/L的的镉前驱液;
电沉积溶液的制备:取20ml的Na2SeSO3或Na2TeSO3溶液加入到镉前驱液中,均匀搅拌10min后,用1mol/L的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7.5-8即形成CdSe或CdTe电沉积溶液;
3)电化学法沉积CdSe或CdTe量子点:
在室温下,采用两电极体系进行恒电流法电化学沉积CdSe或CdTe,以涂覆有多孔TiO2、多孔SnO2或多孔ZnO纳米晶的FTO为工作电极,惰性电极为对电极,两电极间的距离为0.5-2cm,将电极置于电沉积溶液中向工作电极施加恒电流,电沉积液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到多孔TiO2、多孔SnO2或多孔ZnO纳米晶表面,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CdSe或CdTe量子点吸附在TiO2、SnO2或ZnO上,待反应结束后将电极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放在N2下吹干得到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制备的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上沉积ZnS钝化层,其步骤如下:
将步骤3)制备的备的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先浸入0.1mol/L的Zn(NO3)2水溶液中1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去除吸附不牢的Zn2+,然后再将其置于0.1mol/L的Na2S水溶液中1min,Zn2+与S2-离子发生反应形成ZnS,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以上过程为一次SILAR循环,经过3次SILAR循环之后,在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表面形成一层ZnS钝化层,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掉未反应的Zn2+和S2-离子,放在N2下吹干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电极采用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石墨电极、金电极或铂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电流的电流密度为0.2-0.6mA/cm2,沉积时间为5-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5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