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1-萘胺纳米空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6696.5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汪元元;尹桂林;何丹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08J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空心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聚1-萘胺纳米空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1-萘胺是一种具有稠环结构的共轭高分子, 结构为:
其在防腐涂层、电催化、电致变色等领域有一定应用前景。将聚1-萘胺制成空心的纳米结构可以使比表面大大增加,获得更优的微波吸收特性、催化特性、电化学特性等。
目前报道的聚1-萘胺合成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氧化聚合和化学氧化聚合两类。Li等人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得到表面较粗糙的聚1-萘胺薄膜;Riaz等人用在不同介质和掺杂剂条件下采用化学氧化聚合合成聚1-萘胺,得到纳米颗粒或纳米棒状的产物,但聚1-萘胺纳米空心结构(如纳米空心球、纳米管)的合成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合成聚1-萘胺纳米空心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1-萘胺纳米空心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将1-萘胺单体和模板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乳液,另取引发剂溶于另一盛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再以两秒每滴的速度加入之前配制的乳液中,混合液颜色逐渐变蓝再变黑;其中所述的1-萘胺单体在最后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2~0.2 mol / L;
(2)恒温反应:混合溶液室温下持续搅拌;
(3)洗涤;
(4)干燥。
所述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a-萘磺酸、b-萘磺酸、1,5-二萘磺酸、2,4-二硝基萘酚-7-磺酸中的一种;模板剂在最后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4 mol / L。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氧化氢、三氯化铁、重铬酸钾、高锰酸钾中的一种;加入引发剂的摩尔量是反应体系中1-萘胺单体摩尔量的0.5~3倍。
所述的恒温反应在室温至50℃之间,恒温反应的时间为8~24小时,保温设备为能控温的水浴锅。
所述洗涤为对得到的纳米粉体,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每次洗涤后采用离心机沉淀或抽滤设备进行过滤,过滤产物重新在去离子水或乙醇中分散,反复过滤直到滤液pH值为7,最后一次用乙醇洗涤以方便干燥。
所述干燥为50~70 ℃的烘箱中烘干。
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聚1-萘胺纳米空心结构。
本发明原料便宜易得,工艺简单,合成材料的形貌控制稳定。所得产物可应用于微波吸收涂层、防腐涂层、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气敏传感器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合成聚1-萘胺纳米空心球的红外光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聚1-萘胺纳米空心球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7合成聚1-萘胺纳米管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聚1-萘胺纳米空心球的合成:
10 mmol 1-萘胺单体和10 m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加入50 mL 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淡红色乳液。另取10 mmol过硫酸铵溶于50 mL 去离子水中并以两秒每滴的速度加入之前配制的乳液中,混合液颜色逐渐变蓝再变黑。混合溶液室温下持续搅拌24 小时,杯底有黑色沉淀生成。将生成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多次洗涤至中性,放入60℃烘箱中保温8 小时干燥,得到聚1-萘胺纳米空心球粉体。产率为94.1%。产物透射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空心球平均尺寸约75纳米,壁厚约12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