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多通道3D膀胱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7759.9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7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乔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曹爱红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通道 膀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现代医学开展脑颅手术的一种新型医疗工具-硬质多通道3D膀胱镜。
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中,医用内镜其成像通常是二维成像,二维成像相比于三维成像,由于视觉较为单调,被观察物体缺乏立体感,因此会使得:
1、二维成像2D内窥镜能对手术位置很难准确定位;
2、在整个手术过程需要转动内镜予以配合,因此在手术部位内窥镜的位置会变动,严重影响手术过程成像的清晰度;
3、2D图像显示过程会有闪烁,观察者不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图像,从而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3D内镜是手术从平面发展到空间的一个技术革新,是世界内窥镜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站,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直肠外壳、神经外壳及五官科等,3D立体内窥镜系统的出现使得手术难度大大降低,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目前还没有三维成像的3D膀胱镜出现,因此,研发一种应用于妇科手术的3D膀胱镜系统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硬质多通道3D膀胱镜系统,该3D膀胱镜系统将3D成像技术应用于膀胱镜中,获得三维视觉的膀胱腔内图像,给医生提供手术的立体感受,达到进一步降低手术难度和提高手术安全系数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硬质多通道3D膀胱镜系统,包括硬质多通道膀胱镜以及与硬质多通道膀胱镜连接的光源主机,所述硬质多通道膀胱镜包括硬质工作端部、内镜主体、光源输入端、数据输出端、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及器械通道,所述硬质工作端部的前端即内镜先端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两个光学镜头和与之对应的分别模拟人左右眼成像的CCD成像系统,所述硬质多通道膀胱镜上还连接有对接收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光学镜头的图像信息进行合成的3D主机、以及具备3D图像显示模式的监视器。
在本发明中,所述3D主机通过数据线连接硬质多通道膀胱镜,对接收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光学镜头的图像信息进行合成,通过对监视器进行专门的像对显示方式显示,3D主机的输出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监视器配合主动式眼镜,以普通频率两倍的速度显示图像,屏幕显示图像的同时,眼镜将遮住左眼或右眼:屏幕展示左眼图像时,眼镜遮住右眼,反之亦然;
第二种方式为,被动监视器配合偏振镜。这种屏幕用不同的偏振同时显示两个图像。镜片过滤器的偏振不同,可让左眼只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看到右眼图像;第三种方式为裸眼3D技术,不需要用户佩戴眼睛即可看到监视器的三维图像。
在本发明中,所述光源主机提供内镜工作所需要的光亮度,其通过光纤与硬质多通道膀胱镜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相互独立的两光学镜头直径均≥1.5mm;所述鞘管部分内设置有液体通道或者器械通道,所述鞘管端部的前端先端部设计为钝型,防止损伤人体组织;所述鞘管部分进入人体的鞘管端部的最大直径≤10mm。
所述CCD成像系统采用的CCD电子芯片的尺寸范围是对角线长度≤1/4″,至少48万有效像素,镜头视场角100°或以上,所成像信息通过数据输出端输出至3D主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硬质多通道3D膀胱镜系统,与传统2D内窥镜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3D内窥镜能对手术位置正确定位;
(2)自动变焦系统使得整个手术过程无需转动内镜,在手术部位内窥镜的位置固定不动,操作者可随意改变手术点的位置,而使其始终保持高清晰度;
(3)3D立体图像能做到无闪烁,观察者可以在各个角度观看到3D图像,不影响医生的手术。
因此,将本发明的3D膀胱镜系统应用于脑颅手术之中,其能将传统的二维图像转换为具有纵深度的三维图像,提供医生手术的立体感受,达到进一步降低手术难度和提高手术安全系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硬质多通道3D膀胱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硬质多通道膀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硬质多通道膀胱镜的内镜先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7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L-亮氨酸的拆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暖透气面料用薄膜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