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替勃龙晶型Ⅰ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7862.3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继轩;蒋彬;李志锋;蒋盛铭;刘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1/00 | 分类号: | C07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勃龙晶型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甾体化合物晶型的制备,具体涉及替勃龙晶型I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合物17β-羟基-7α-甲基-19-去甲-17α-孕甾-5(10)-烯-20-炔-3-酮(替勃龙)的结构式如下:
替勃龙兼具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活性,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自然或手术绝经后的各种症状,已上市商品替勃龙片(利维爱,Livial)可用于更年期女性的骨质疏松症。
替勃龙具有两种晶型即晶型I和晶型II,其中晶型I因其更好的稳定性在制剂产品中应用较广。目前替勃龙晶型I的制备在生产中较难控制。
US3340279中公开了替勃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0389035公开了替勃龙晶型I的制备方法,在激烈搅拌下将溶解有不定型替勃龙的有机溶液快速倒入含有I型晶种的水溶液中,冷却即得。该方法需要事先制备高纯度I型晶种,且两种溶液的迅速混合在工业化生产中较难控制。
CN03116103公开了替勃龙晶型I的另一种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水滴加到溶解有替勃龙产品的有机溶液中,通过控制加水比例,在一定温度下使结晶体系自身析出I型晶体并以此为晶种,诱导结晶出大量晶型I,该方法在生产中也较难控制晶型的比例,制备得到的晶型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晶型II。
目前文献报道的替勃龙晶型I制备方法均为溶剂体系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固态转晶制备替勃龙晶型I的方法。本方法将替勃龙晶型I和晶型II的混合晶型、不定型体或者替勃龙晶型II加热,使替勃龙晶型II转晶制得晶型I。加热过程可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例如可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加热的温度为60-120℃范 围内,优选80-120℃,加热时间优选6-14小时。所得晶型I在DRIFT图有显著的3490cm-1吸收峰,在固体核磁中在214.482ppm和215.168ppm出现明显的化学位移峰,没有晶型II的213ppm吸收峰。
所述替勃龙混合晶型以及晶型II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获得。例如,可采用US3340279中公开的方法制备替勃龙混合晶型,可采用Wieland,P和Anner,G.等在文献(Helvetica ChimicaActa;vol.50;(1967);p.1453-146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替勃龙晶型II。
本发明与传统的溶剂体系法制备替勃龙晶型I不同,可直接对固体替勃龙实现晶型II到晶型I的转晶,操作简单易行,按本法制得的替勃龙晶型I的比例可达100%,制备的重现性好且过程易于控制,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获晶型I的DRIFT(漫反射红外光谱)图
图2:实施例1所获晶型I的13C-NMR(13C核磁共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0g替勃龙晶型II放入真空干燥箱,加热至120℃转晶6h,即可得到晶型I,重量收率100%。
实施例2:
将10g替勃龙晶型II放入真空干燥箱,加热至100℃转晶10h,即可得到晶型I,重量收率100%。
实施例3:
将10g替勃龙晶型I和晶型II的混合晶型放入真空干燥箱,加热至80℃转晶14h,即可得到晶型I,重量收率100%。
实施例4:
将10g替勃龙晶型I和晶型II的混合晶型放入真空干燥箱,加热至60℃转晶20h,即可得到晶型I,重量收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