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环炉墙单侧供热的环形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8158.X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樊利军;刘聪;闵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冶窑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3/00 | 分类号: | F27B13/00;F27B13/12;F27B13/14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晖 |
地址: | 435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环炉墙单侧 供热 环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环形炉,特别涉及用于圆钢、钢管、钢球加热的外环炉墙单侧供热的环形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环形炉均在内环炉墙和外环炉墙上设置烧嘴,这种方式布置烧嘴的环形炉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内环空间通风效果不佳,在内环炉墙上烧嘴燃烧的情况下,内环环境温度过高(45-50℃),致使设置在烧嘴旁控制系统的电器元件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二是由于内环环境温度过高,在内环作业的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为避免出现事故,同时需有两人陪伴,增加了操作人员数量;烧嘴数量布置较多,控制点多,内环炉墙热辐射易导致故障的产生,不利于操作控制和调整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对现有环形炉烧嘴的布置方式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内环炉墙内环境温度,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控制,节能降耗的外环炉墙单侧供热的环形炉。
本发明的外环炉墙单侧供热的环形炉,包括内环炉墙,外环炉墙,炉底,炉膛,炉顶,外环炉墙上设有进出料炉门,炉膛与进出料门之间均设有挡火梁,在所述的内环炉墙上设置若干个观火孔,在所述的外环炉墙上装有若干组空气单蓄热式烧嘴。
所述外环炉墙上安装的烧嘴数量为20-40组。
所述内环炉墙上设置的观火孔呈喇叭形状,喇叭口直径为5-10cm,数量为10-20个。
本发明只对现有环形炉的烧嘴布置方式进行改进,即将原环形炉中内环炉墙上安装烧嘴的位置设置成较小的观火孔,环形炉各加热区的供热比不变,外环炉墙上所设置的烧嘴数量和功率按坯料的加热工艺需要确定;将原来的普通烧嘴改为空气单蓄热式烧嘴,即将空气预热到1000℃左右,排出废气温度在150℃以下,使废热回收率达到极限,形成与传统火焰不同的新型火焰类型,并通过换向燃烧使炉内温度分布更趋均匀,能有效保证仅单侧布置烧嘴的环形炉的供热要求;而现有炉体结构、传动机构、控制系统、排烟系统均保持原有结构不变。
经过改进后的环形炉,具有以下优点:
① 仅在外环炉墙布置烧嘴,使内环炉墙所构成的空间内温度下降至38-40℃,内环不设置电器控制元件,所有电器元件均设置在炉体外围,通风效果好,因此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② 操作人员调试及操作环境大大改善,环境温度降低。
③ 由于在内环炉墙上设置了观火孔,方便观察炉膛内的燃烧状态,便于操作工及时调整和维护。
④ 改用新型的烧嘴,使废热回收率达到极限值;同时由于观火孔孔径较小,减少了内侧炉墙的散热,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炉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环炉墙,2-外环炉墙,3-炉底,4-炉膛,5-炉顶,6-进料门,7-出料门,8-挡火梁,9-观火孔,10-空气单蓄热式烧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外环炉墙单侧供热的环形炉,包括内环炉墙1,外环炉墙2,炉底3,炉膛4,炉顶5,外环炉墙2上设有进、出料炉门6和7,炉膛4与进、出料门6和7之间均设有挡火梁8,在所述的内环炉墙1上设置若干个观火孔9,在所述的外环炉墙2上装有若干组空气单蓄热式烧嘴10。
本实施中,以圆钢坯料加热燃烧为例,外环炉墙2上一共设置有22组空气单蓄热式烧嘴10,内环炉墙1上设置有10个喇叭形观火孔;观火孔喇叭口直径为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冶窑炉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冶窑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8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捕捉蟑螂盒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Z-温度传感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