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标识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8276.0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邓振波;张家柱;温铭;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标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标识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使用各种终端如计算机进行各种网络操作,在很多情况下,网络需要对网上的计算机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如发送数据或者获取该计算机的信息等。
目前,一般的互联网企业都有自己的判定计算机方法,即进行终端识别如计算机识别的方法。一种常用方法是在计算机注册表中记录一个标识,如记录微软提供的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全球唯一标识符),然后直接上传该标识为唯一标识。这种方法具有较为简单、快捷、方便,实现代码低的特点,但是,在系统重装后,同一台计算机的计算机标识与系统重装前的标识不能一致;并且,这种方法无法满足高精度要求,在大量用户同时计算的时候重复率较高,这些都导致不能对计算机进行精确识别。
可见,现有的终端识别方法不能高精度地满足终端识别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企业内部希望能够精确识别每台终端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的终端识别方法不能高精度地满足终端识别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企业内部希望能够精确识别每台终端的需求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终端标识方法与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标识方法,包括:判断终端的系统盘或注册表中是否存在终端的唯一标识,其中,唯一标识通过标识计算参数计算得到,标识计算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终端名、全球唯一标识符GUID、系统盘的剩余磁盘大小;若不存在,则从终端的其它逻辑磁盘中获得唯一标识,其中,其它逻辑磁盘中预保存有该唯一标识;使用从其它逻辑磁盘中获得的唯一标识标识终端。
可选地,在判断终端的系统盘或注册表中是否存在终端的唯一标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标识计算参数;根据标识计算参数,按照设定算法计算得出唯一标识;将唯一标识分别存储到终端的注册表、系统盘、和其它逻辑磁盘中。
可选地,将唯一标识分别存储到终端的注册表、系统盘、和其它逻辑磁盘中的步骤包括:分别根据注册表的信息、系统盘的信息、和其它逻辑磁盘中每个逻辑磁盘的信息,对唯一标识进行加密;将进行了加密后的唯一标识分别保存至相应的注册表、系统盘、和其它逻辑磁盘中的每个逻辑磁盘中。
可选地,从终端的其它逻辑磁盘中获得唯一标识的步骤包括:分别对从其它逻辑磁盘中的每个逻辑磁盘中获得的加密后的唯一标识进行解密;判断解密后的每个逻辑磁盘中的唯一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获得的唯一标识确定为终端的唯一标识。
可选地,在从终端的其它逻辑磁盘中获得唯一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确定的唯一标识保存至终端的系统盘和注册表。
可选地,设定算法为MD5算法。
可选地,标识计算参数还包括随机数。
可选地,该终端标识方法还包括:若终端的系统盘中存在终端的唯一标识,则判断系统盘中存在的唯一标识是否与注册表和/或其它逻辑磁盘中存在的终端的唯一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使用唯一标识标识终端;或者,若终端的注册表中存在终端的唯一标识,则判断注册表中存在的唯一标识是否与系统盘和/或其它逻辑磁盘中存在的终端的唯一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使用唯一标识标识计算机。
可选地,在将唯一标识分别存储到终端的注册表、系统盘、和其它逻辑磁盘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设置唯一标识的修改属性为禁止修改。
可选地,判断终端的系统盘或注册表中是否存在终端的唯一标识的步骤包括:查找终端的系统盘中存储的终端标识文件中的终端标识表项,根据终端标识表项是否存在对应的键值判断终端的系统盘中是否存在终端的唯一标识;或者,查找终端的注册表中的终端标识表项,根据注册表中的终端标识表项是否存在对应的键值判断终端的系统盘中是否存在终端的唯一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8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站类型识别系统
- 下一篇:双应力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