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混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8469.6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阮林光;王文勇;王燕;李江;霍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双版纳顺达进出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B01F15/04;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系统 | ||
1.一种自动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装置(1)、混料装置(2)、储料装置(3)、并流装置(4)、控温装置(5)和自动控制装置(6),其中,
所述加料装置(1)下端与所述混料装置(2)上端相连,用于将原料送入所述混料装置(2);
所述混料装置(2)下端与所述并流装置(4)相连,用于将所述加料装置(1)送入的原料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输送至所述并流装置(4);
所述储料装置(3)下端与所述并流装置(4)相连,用于储存辅料并将辅料输送至所述并流装置(4);
所述并流装置(4),用于将并流入的混合物料和辅料再次混合,并将混合原料输出;
所述控温装置(5)的下端与所述混料装置(2)相连,用于调节所述混料装置(2)内部的温度;
所述自动控制装置(6)与所述加料装置(1)、所述混料装置(2)、所述储料装置(3)和所述控温装置(5)相连,实现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1)包括主料加料装置(1-1)和辅料加料装置(1-2),其中,
所述辅料加料装置(1-2)包括辅料加料口(1-2-1)、第一管路(1-2-2)和第一闸阀(1-2-3),
所述辅料加料口(1-2-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2-2)与所述混料装置(2)相连;
所述第一管路(1-2-2)上安装有第一闸阀(1-2-3);
所述第一闸阀(1-2-3)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6)相连;
用于控制加入所述混料装置(2)中的辅料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加料口(1-2-1)包括至少一个三角漏斗状加料口(1-2-1-1)和/或至少一个圆柱状加料口(1-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加料口(1-2-1)上标有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2)包括:混料罐(2-1)、搅拌器(2-2)、第一液位器(2-3)、第二闸阀(2-5)和第二管路(2-6),其中,
所述搅拌器(2-2)安装于所述混料罐(2-1)内,并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6)相连,用于搅拌加入的原料;
所述第一液位器(2-2)安装于所述混料罐(2-1)的外部,并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6)相连,用于显示混料罐内原料的量;
所述第二管路(2-6)一端安装于所述混料罐(2-1)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并流装置(4)相连;
所述第二闸阀(2-5)安装于所述第二管路(2-6)上,并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6)相连,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装置(4)的原料量。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自动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1)为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2-2)包括电机(2-2-1)和搅拌桨(2-2-2);
所述电机(2-2-1)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2-2-1)相连,用于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
所述搅拌桨(2-2-2)包括搅拌棒(2-2-2-1)和搅拌桨叶片(2-2-2-2);其中,
所述搅拌桨叶片(2-2-2-2)呈层状交叉分布;
所述搅拌桨叶片(2-2-2-2)至少为2片;
所述搅拌桨叶片(2-2-2-2)宽为2~6cm;
所述搅拌桨叶片(2-2-2-2)最下一片距离混料罐底部为20~40cm;
所述搅拌桨叶片间隔30~50cm,呈三角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双版纳顺达进出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双版纳顺达进出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84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