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降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0252.4 | 申请日: | 201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广俊;程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夏天把车停在外边没一会,再上车时车里已经成了个烤箱了,即使把空调开到最大(加大耗油量),也得等好久才能稍微凉快一点点,高温常常给我们带来过度疲劳、困乏,甚至中暑等症状,尤其在经过暴晒后的驾驶室内,由于封闭时间长,车内皮革座椅等释放甲苯的速度提高,空气中甲苯、一氧化氮和其它碳氧化合物浓度的增高,超过二十分钟就可造成室内负离子浓度降低50%以上,从而会引发空调综合症,表现为:头晕、疲劳、肌肉酸痛等,科学证实人体长期置于高温环境,很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同时高温造成各类汽车自燃的事件也屡见不鲜,这不但造成车主的财产损失,也可能造成车主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害生命。
现在给汽车降温的方法有很多,各类防辐射的遮阳车罩,车内喷洒降温剂,打开车窗等降温方法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快速及有效的达到效果,也不能使车主随时监测自己爱车的情况。
现有技术实用新型02272945.3一种汽车遥控启动装置已经可以实现遥控启动汽车即启动空调,但是此专利是在移动电话屏幕上贴上声敏和光敏原件,并通过用移动电话拨打控制器的移动电话发出指令信息,另外此专利的目的在于汽车防盗而不是汽车降温。实用新型201020640582.7一键式智能汽车启动装置使驾驶员上车后按一个按键即可启动汽车,它并不能实现远程遥控。实用新型00223524.2汽车空调遥控装置提供了一种可在任意方位遥控汽车空调的装置,但其使用的是无线电信号,并使用传呼机作为车上的接收器,通过打电话给车上接收器的方式开空调,并且不能实时监测车内情况。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远程开启汽车空调,快速给汽车降温的装置,并且本专利可以进行车辆温度的实时监测。
为克服以上缺点并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一种汽车降温的装置包括射频收发模块、接收器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比较器,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电机1发动汽车同时控制电机2开启空调,其控制线与常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头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专利可以为车主营造一个良好的驾车环境,也让车主实时了解爱车的内部情况,同时减少汽车因高温自燃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是一种汽车降温的装置,有两种工作模式:人工模式和智能模式。
人工模式是通过控制模块内温度传感器获取车内温度,通过控制模块内有害气体传感器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通过控制模块内摄像头观察车内硬件设施的情况,再将信息传给控制装置内的比较器分析此时车内温度和车内硬件设施情况,并通过车内的射频模块将情况发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可以是手机或者电脑,手机和电脑上装有软件操作客户端,此客户端有一个操作界面可以看到接收的具体信息,现在已经有软件,例如追信魔盒,还有很多公司可以制作此客户端,最后用接收器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开启或关闭汽车空调的信号给车内的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电机1发动汽车同时控制电机2开启空调,其控制线与常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头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遥控启动汽车即空调,实用新型02272945.3一种汽车遥控启动装置通过多个继电器连接发动机的电机和空调,通过继电器接通电源开启发动机和空调,执行车子发动并且打开空调或关闭空调的操作。
智能模式是通过控制模块内温度传感器获取车内温度,通过控制模块内有害气体传感器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通过摄像头观察车内硬件设施的情况,将信息传给控制模块内的比较器分析此时车内温度和车内硬件设施情况,控制模块根据分析结果执行车子发动并且打开空调或关闭空调的操作,所述的控制模块为启动汽车发动的电机、空调,其控制线与常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头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此模式自动调节车内温度。
本专利可以为车主营造一个良好的驾车环境,也让车主实时了解爱车的内部情况,同时减少汽车因高温自燃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0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