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用式电饭煲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0442.6 | 申请日: | 201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22 | 分类号: | A47J27/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用式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煲,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用式电饭煲,属于厨用电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而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于1950年代。
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发热盘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限温器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当温度达到80C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C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杠杆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限流电阻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象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的作用。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 5A或10A(根据电饭煲功率而定)。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键元件,不能用导线代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很多家庭中有老人小孩,在煮饭时是个麻烦事,要照护老人又要适应应自己和孩子,老人的饭要软或是粥,而年轻人和小孩喜欢吃硬的,当然婴幼儿也和老人一样喜欢吃粥和软饭,煮饭煮成软饭或硬饭是由添水多少来决定的,因此要煮成不同软硬的饭,一般来说必须用两个电饭煲或者分两次煮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双用式电饭煲,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用式电饭煲,所述双用式电饭煲具有设置在底部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发热盘和电路元件,所述基座上放置有盛装食物的锅体,所述锅体上覆盖有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体形成在所述锅体上,将所述锅体分隔成两个盛物空间,两个盛物空间水密性地完全隔开。
优选的,所述隔板从上往下看为s形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隔板将所述锅体分成两个相等容量的盛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两个盛装空间一个占锅体总容量的三分之一,另一个占锅体总容量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所述锅体内表面上涂覆有一层防粘涂层。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高度与所述锅体的高度平齐。
优选的,所述锅体与所述基座上的发热盘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的双用式电饭煲,能够在使用时将两个盛放空间放置不同比例的米和水,则可同时做出硬饭和软饭或者粥,使用很是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指本发明所述的双用式电饭煲的锅体的示意图。
附图2是指本发明所述的双用式电饭煲的整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锅体,2-隔板,3-基座,4-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2将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双用式电饭煲,所述双用式电饭煲具有设置在底部的基座3,所述基座3上设置有发热盘和电路元件,所述基座3上放置有盛装食物的锅体1,所述锅体1上覆盖有锅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内具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一体形成在所述锅体1上,将所述锅体1分隔成两个盛物空间,两个盛物空间水密性地完全隔开,所述隔板将所述锅体分成两个相等容量的盛装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0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