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SERS纳米光纤探针探测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2010.9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宜;庞拂飞;王廷云;陈娜;刘书朋;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sers 纳米 光纤 探针 探测 细胞 内部 成分 环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SERS纳米光纤探针检测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系统,可以用于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检测。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生化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生化学科技快速发展重要推动力。其中,基于纳米金属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就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拉曼光谱可从疾病引起组织、细胞、体液的分子组成的变化,从分子振动光谱,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来诊断疾病,已有研究证明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病人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其拉曼光谱的特征谱带会发生明显变化。然而,对于分析细胞内的核酸,糖类,脂类等成分的变化以及细胞内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胶原,生物大分子的变化,对细胞和生命功能和机理的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SERS技术是无法对单个细胞进行高灵敏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更无法获得细胞体内环境参量、生物组织的生理变化的动态数据,同时也无法进行远程、原位检测,这就严重地制约了生化分析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SERS检测系统,以促进原始创新成果的发明创造,从而加速我国生物医学的发展。
本发明基于纳米金属表面拉曼增强效应,制备具有纳米尺度的熔锥光纤探针,在探针表面进行纳米金属颗粒涂覆及表面修饰,实现一种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SERS纳米光纤探针探测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系统系统。
目前尚没有基于SERS纳米光纤探针的专业分析仪器,为了满足生物医学学科领域对SERS技术的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检测的迫切需求。本发明采用单根光纤实现拉曼信号的激发以及SERS信号的接收,且不受传统光学系统衍射极限分辨率的限制,空间分辨率能得以保证。同时,系统稳定,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SERS纳米光纤探测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系统,具有高灵敏性、高空间分辨率,可实现运程、实时监控,系统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SERS纳米光纤探针探测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系统。它包括空心光纤、多维移动平台、光纤探针、显微镜、激光光源、拉曼光谱仪以及计算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发明具有很强的拉曼增强效果,以达到探测单细胞分子的水平,由于是纳米探针,对单细胞的探测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可实现运程、实时监控,系统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SERS纳米光纤探针检测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系统框图。
图2是光纤针刺细胞示意图。光纤针刺细胞,输送激光到细胞内部,收集Raman光谱到光纤或外部收集拉曼光谱。
图3图4和图5是记录的肿瘤细胞的拉曼光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应用SERS纳米光纤探针探测细胞内部成分和环境的系统,包括空心光纤(1)、多维移动平台(2)、光纤探针(3)、显微镜(4)、激光光源(5)、拉曼光谱仪(6)以及计算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光纤(1)用于吸取滴于多维移动平台(2)上的细胞,该平台(2)是一个可移动的三维平台,在所述多维移动平台(2)的上下各有一个显微镜(4),一个是正置显微镜、另一个是倒置显微镜,通过这两个显微镜可以清晰的看到置于多维移动平台(2)上的细胞,通过缓慢的移动多维移动平台(2)吸取住单个细胞,之后再用一段固化有纳米颗粒的光纤探针(3)轻轻的刺该细胞,该光纤探针(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拉曼光谱仪(6),通过控制加载在拉曼光谱仪(6)上的激光光源(5)的功率,就可在光纤探针(3)得到不同的激光功率,该激光可以激发出细胞的拉曼信号,再利用这根光纤探针(3)收集激发出的拉曼信号送至拉曼光谱仪(6)获得拉曼光谱,该拉曼光谱仪(6)又连接至计算机(7)进行分析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纯化器
- 下一篇:介孔铱吡啶非均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