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3184.7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蒋旭亮;顾慧娟;宋振;詹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基 马来 亚胺 生产过程 有机物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N-苯基马来酰亚胺(简称NPMI)是一种耐热有机单体,具有五元环状平面结构,将其嵌入高分子链中可以增加链的内旋阻力,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热性,是目前世界上致力开发的精细化工产物之一。目前,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ABS耐热改性剂,可以有效地改善ABS树脂的耐热性、加工性、相容性和耐冲击性。但是,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含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等有机物的废水,其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在废水中的含量达到2-5wt%,马来酸在废水中的含量达到3-8wt%,pH=4-5,这类废水如果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厌氧池中有机物的含量极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人类生存的危机。
为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排放,国家规定了废水容许排放浓度的标准,要求在工业废水排放前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应有针对性的将其有机物去除后再排入厌氧池,以有效控制废水排放的指标,现有技术中未见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废水处理方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以满足N-苯基马来酰亚胺及含不同取代基团的同类产品废水处理方法缺失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
首先将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的废水依次通过装有酸性树脂的处理柱进行处理,通过碱性树脂的处理柱处理,最后将得到去除有机物的废水排入厌氧池中进行常规化处理。
所述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的废水在20-40℃、0.1-0.15MPa条件下以10ml/分钟的速率通过装有酸性树脂的处理柱,再以相同的压力条件及速率通过装有碱性树脂的处理柱,最后,将得到除去有机物的废水排入厌氧池中进行常规化处理。
其中,上述处理方法中,所述的含有机物的废水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含量为2-5wt%,马来酸的含量为3-8wt%,pH=4-5。
所述的酸性树脂为强酸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的碱性树脂为大孔弱碱性树脂。
所述的含有机物的废水与酸性树脂、碱性树脂的质量比为1∶2-5∶2-5,g/g/g。
本发明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的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厌氧池中进行常规处理,检测结果表明:有机物的化学耗氧量CODcr为95mg/L,生化耗氧量BOD5值为25mg/L,pH=6,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发明所使用的强酸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碱性树脂为大孔弱碱性树脂,均可以从市场上采购得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作为工业废水排放前进行无害化处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显著降低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有机物废水中的COD、BOD值,除去有机物的废水排入厌氧池中进行常规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皆可想到的方法),即可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且可应用于不同取代基团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同类产品的废水处理,适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的连续化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将1000g N-苯基马来酰亚胺生产过程中含有机物的废水(其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为2wt%,马来酸含量为3wt%,pH=4)在20℃、0.15MPa的条件下以10ml/分钟的速率通过装有2000g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柱,再以相同的压力条件及速率通过装有2000g大孔弱碱性树脂的处理柱,将得到除去有机物的废水排入厌氧池中进行常规化处理。废水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前废水CODCr值大于50000mg/L(理论值),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耗氧量CODcr为95mg/L,生化耗氧量BOD5为25mg/L。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未经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框架焊接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用于流体取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