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R,2S)-2-芳基环丙胺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3523.1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丽;孙同明;朱国华;王树清;喻红梅;高鹏飞;项蕊;张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1/40 | 分类号: | C07C211/40;C07C209/88;C07C213/10;C07C217/7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基环丙胺 衍生物 化学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R,2S)-2-芳基环丙胺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R,2S)-2-芳基环丙胺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手性医药中间体,多篇文献述及其在新型抗癌药物分子中的修饰作用,因此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虽然(1R,2S)-2-芳基环丙胺衍生物在药物分子中有着重要的功能,但对于的合成,文献报道甚少。有文献报道了以苯乙烯为原料,经以下路线合成了(1R,2S)-苯基环丙胺。总的来说,该路线虽然直接生成了手性中心,但其立体选择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合成方法立体选择性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高e.e.值的(1R,2S)-2-芳基环丙胺系列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1R,2S)2-芳基环丙胺系列衍生物化学合成方法的步骤如下:
A、将3-芳基丙烯酸、N,O-二甲羟胺盐酸盐及缚酸剂,在有机溶剂中搅拌溶解,随后加入催化剂,室温反应,制备N-甲氧基-N-甲基-3-芳基丙烯酰胺;
B、取上步所得的N-甲氧基-N-甲基-3-芳基-丙烯酰胺,溶解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加入强碱和三甲基碘化亚砜,室温反应,制备N-甲氧基-N-甲基-2-芳基环丙甲酰胺;
C、取上步所得N-甲氧基-N-甲基-2-芳基环丙甲酰胺,溶解在溶剂中,水解制得2-芳基环丙甲酸;
D、将2-芳基环丙甲酸,溶解在叔丁醇中,在叠氮磷酸二苯酯的作用下,制得N-Boc-2-芳基环丙甲胺,酸性条件下脱Boc游离氨基反应得2-芳基环丙胺;
E、将2-芳基环丙甲胺溶解在醇溶剂中,加入D-扁桃酸,产物通过乙酸乙酯结晶,制得(1R,2S)-2-芳基环丙胺。
所述的化学合成方法,在步骤A中,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甲苯之一;所用的催化剂为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在步骤B中,所选的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之一;所选的碱为氢化钠或氢化钾。在步骤C的水解反应中,所用的溶剂为水-甲醇或水-乙醇的混合溶剂。在步骤D中的脱Boc游离氨基反应中所使用的酸为盐酸或三氟乙酸。在步骤E中所述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本发明的化学合成方法,其关键点在于通过最后化学拆分来得到(1R,2S)-2-芳基环丙胺。这种合成途径不仅提高了反应的收率,也避免了现有方法中手性前体后续反应中外消旋的风险,从而提高了产物的e.e.值,为该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N-甲氧基-N-甲基-3-苯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将50.0 g 3-苯基丙烯酸、30.0 g三乙胺、31.0 g N-O-二甲羟胺盐酸盐、400 ml二氯甲烷加入1L反应瓶中,机械搅拌30 min后加入60.0 g 1-乙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室温过夜,二氯甲烷相水洗两次后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氯化铵、稀酸、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干燥浓缩得到淡黄色N-甲氧基-N甲基-3-苯基丙烯酰胺液体52.0 g,收率为80.6%。
2-苯基-环丙基甲酸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将10.0 g NaH,250 ml二甲亚砜加入到三口瓶中,分批加入N-甲氧基-N甲基-3-苯基丙烯酰胺27.4 g,搅拌溶解30 min后滴加42.0 g三甲基碘化亚砜,室温下反应。加水淬灭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后,有机相用水洗涤3次,干燥浓缩得到淡黄色液体25.0g,收率85.0%。将黄色产物转移到单口瓶中,加入200 ml甲醇和100 ml水,搅拌溶解,再加入10.0 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过夜。反应完毕后,加入水,调pH 3-4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得到17.8 g白色2-苯基-环丙基甲酸固体,收率9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浇花器和自动浇花架
- 下一篇:一种充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