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可培养细菌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03602.2 申请日: 2012-10-22
公开(公告)号: CN103031360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李影;段锐;钱爱东;张文慧;李莹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04 分类号: C12Q1/04;C12N1/20;C12R1/42
代理公司: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代理人: 张铁生
地址: 130118 吉林省***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培养 状态 细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VBNC状态是指细菌在不良环境中,细胞缩成球形,用常规方法(平板法、最大可能近似值法)培养时,不能生长繁殖,但仍然是活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VBNC)的复苏是指将不能培养的细菌恢复为可培养状态的过程,目前,国内外用于VBNC沙门氏菌复苏的方法主要源自于Reissbrodt等人在2002年发表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刊物上的一篇题为《Resuscitation of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and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from the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 by Heat-Stable Enterobacterial Autoinducer》的文章。文中提及的VBNC沙门氏菌复苏所需主要材料为含有30%牛血清和50μmol/L去甲肾上腺素的SAPI培养基,基中SAPI培养基成份较为复杂,由6.25mmol/L NH4NO3,1.84mmol/L KH2PO4,3.35mmol/L KCl,1.01mmol/L MgSO4,2.77mmol/L(pH=7.5)葡萄糖等组成。主要复苏步骤如下:首先将SAPI培养基6000 r/min,离心15min,上清液过滤除菌。然后将滤后的上清液涂于羊血琼脂平板上,37℃厌氧培养48h,以检测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最后将可能含有102~103 个CFU/mL浓度的VBNC沙门氏菌无菌接种于SAPI中,37℃厌氧培养至OD620=0.4时,细菌数量增多,浓度可接近108个CFU/mL。通过此法可以使维持VBNC长达1年的细菌恢复为可培养状态。

细菌VBNC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至今,一直是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生态学以及公共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阶段,人们已在VBNC细菌诱导、检测、致病性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且在分子水平上也对该状态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但是摆在现阶段的一个瓶颈问题,即VBNC维持期内的细菌,其生物学性质难以稳定存在,而且极易在研究过程中突然消失,使细菌转入真正死亡期,这使得研究者无法做更为深入地研究。也就是说,只有准确捕获VBNC状态,才能对该状态细菌进行系统研究。然而遗憾的是,在VBNC领域中至今尚未获得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研究模型。也正因如此,有关VBNC状态发生机制的研究也只停留在某一(些)已知基因(如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的毒力基因)在正常与VBNC状态下表达情况的比较,尚未能对VBNC发生机制做客观评述。因而,凭借VBNC特异性基因建立针对VBNC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也只能停滞不前。尽管应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能合理躲避瓶颈问题,可对VBNC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繁杂的工作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亦会使更多的研究者却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VBNC维持期内的细菌,其生物学性质难以稳定存在,而且极易在研究过程中突然消失,使细菌转入真正死亡期,使得研究者无法做更为深入地研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VBNC细菌的研究模型,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及其鉴定方法。

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的鉴定方法,它包括:用常规的进入VBNC状态诱导方法诱导,可培养的既为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 

同时设立对照组,所述的对照组为和待检细菌相同种类的标准细菌;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培养不可培养;

所述的不可培养,连续常规培养3次,每次平板菌落数均为0。

所述的常规的进入VBNC状态诱导方法为在适合该种细菌的液体培养基中,4℃培养。

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它是通过上述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鉴定的可培养细菌。

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保藏号为CGMCC  No.  6578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