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陡前沿脉冲的现场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3752.3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谭向宇;杨卓;赵现平;王科;王达达;彭晶;张少泉;马仪;陈磊;徐肖伟;陈晓云;马宏明;文斌;曾宬;李璟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沿 脉冲 现场 生成 装置 | ||
1.一种陡前沿脉冲的现场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浸式冲击电压发生器(1)、中间储能峰化油线(2)、支撑绝缘子(3)、陡化间隙(4)、GIS连接母线(5)、变阻抗传输线(6);其中,
油浸式冲击电压发生器(1)经中间储能油线(2)与陡化间隙(4)的一端连接;陡化间隙(4)的另一端与GIS连接母线(5)一端连接;陡化间隙(4)的两端以及变阻抗传输线(6)的末端还分别连接有支撑绝缘子(3);陡化间隙(4)的密闭空间中充有SF6气体;GIS连接母线(5)另一端连接变阻抗传输线(6);变阻抗传输线(6)的末端为输出端,与现场GIS对接,用于输出陡前沿脉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前沿脉冲的现场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陡化间隙(4)的两端连接的支撑绝缘子(3)为两个盆式绝缘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前沿脉冲的现场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陡化间隙(4)两端的支撑绝缘子(3)上设置有通过带有螺栓结构的电极棒(4-1),通过将电极棒(4-1)旋入或旋出支撑绝缘子(3)上的螺孔,电极棒(4-1)起到调节陡化间隙距离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未经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7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