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力远程飞行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3957.1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范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亚平 |
主分类号: | B64B1/02 | 分类号: | B64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远程 飞行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机动力的人力飞行器,实现人们展翅飞翔的梦想。
人力远程飞行器,为人们天空航行、休闲远出、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危急救援、军事需求,提供一种新型便利的交通工具;开辟人力空中道路,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遏制燃油燃烧污染环境,给人类留下美好的生存大自然。
人力远程飞行器,可发展成为一项新型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竞技项目,激发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生命延续。
二、背景技术
当今现有的无机动力飞行器,大都是给一个初始动力后靠滑翔飞行;或是居高依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飞行;或是依靠仅有的人力驱动飞行。诸如此类的飞行器只能维持短暂的拘泥的飞行。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利用人力轻松地象鸟一样任意飞行于蓝天的飞行器。
本发明的方案:是用涂胶布做成物状飞行器主体溶器包,装进多个独立的封闭内胆,或将物状飞行器装有多个独立封闭内胆的主体密封气囊,装上翅膀、尾舵,充上适量轻气、或空气、或不充气,人乘在上面,驱动翅膀尾舵飞翔。
本发明的方法:用轻气囊的浮力支撑飞行器和人体的重力,飞行器与人体的重力之和减去轻气囊的浮力,具有重力差设计的飞行器。重力差大小的设定,以人的需要能够较轻松地扇动翅膀尾舵飞行为宜,重力差可设在0-80公斤内。一般地,重力差小,则飞行速度慢、省力;反之,重力差大,则飞行速度快、费力。可根据各人的体力强弱、喜好善拙设定合适的重力差。譬如:重力差大,会飞,常攀高进行滑翔,就飞得快、飞得省力。
本案飞行器飞行,内胆气囊里可充空气,也可不充气,完全靠人力博动飞翔。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飞行器物状主体溶器包和密封充气囊、独立封闭内胆;
图2、是本发明飞行器翅膀;
图3、是本发明飞行器万向尾舵;
图4、是本发明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脚踏机械传动的展动翅膀,其结构由弹性可曲张的拱背面板、转动曲轴、支撑传动杆、固定三角架和吊篮组成,其特征用弹性较好的细钢丝扎成长方形网架,网架上蒙上涂胶布或薄钢板裁成长方形条,加工成形即成。翅根连接在飞行器主体上可转动,翅根至翅尖2/5处下方连接在支撑杆上,翅尖听任,脚踏曲轴旋转翅膀就会象鸟的翅膀一样展动起来;另一特征翅根连接在飞行器主体上可转动,翅根至翅尖2/5处下方连接有一绳索,翅尖听任,翅中背上方至飞行器主体中脊用一根归位弹簧或橡筋拉着下方有定位拉索,使翅膀始终要保持水平35度角度平直舒展的状态,人把绳索向下拉扯或放松时翅膀就会同样象鸟的翅膀一样展动起来。
尾舵,其特征用钢丝扎成扇形网架,网架上蒙上涂胶布或用薄钢板裁成扇形片支架撑住,可各个方向转动,并能摇摆,摇摆时扇面可曲张。
五、具体实施方式
例1:参见图4将物状飞行器主体溶器包,装上多个独立封闭的内胆,或将物状飞行器装有多个独立封闭内胆的主体密封气囊,装上脚踏机械传动的展动翅膀和平面扇形摇摆的尾舵,充上适量轻质气体或空气,依据装置的设计可乘单人或双人,人乘在飞行器下方的腔室吊篮中,驱动展动翅膀飞翔,构成本发明之一。
例2:参见图5将物状飞行器主体溶器包,装上多个独立封闭的内胆,装上展动翅膀和摇摆尾舵,充上适量轻质气体,依据装置的设计可乘单人、双人或多人,人乘在飞行器下方的腔室吊篮中,驱动翅膀和尾舵飞翔,构成本发明之二。
例3、参见图6将摘除物状充气包,在制动固定架上装上展动翅膀,拉下和放松翅中连接的绳索,翅膀飞翔起来,构成本发明之三。
在本发明实施中,设定了可靠的安全措施,即飞行器的物状主体溶器包内,由多个独立封闭的充气内胆组成,在空中飞行时,即使意外有个别封闭内胆破裂漏气,其它封闭内胆不会同时破裂泄漏。人与飞行器不会加速度坠落掉下来,还能继续飞行或缓缓下降,确保人身安全。飞行器主体密封气囊内设有多个独立封闭的内胆,这是一个双重安全保险的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中,可加设安全措施:高空飞行时,配带降落伞;在游乐场上空飞行时,用尼龙长索栓往飞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亚平,未经范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