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反应物浓度的堵漏混合物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4368.5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杰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56;C08F220/58;C09K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反应物 浓度 堵漏 混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反应物浓度的堵漏混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堵漏混合物是一种凝结硬化快,小时强度高,具有微膨胀的水硬性材料,此原料无毒无味,经严格筛选,性能卓越,操作简便,用水调和即可使用,可在潮湿面上施工,亦可带水堵漏,效果奇特,可广泛用于房屋,地下,水下,流沙隧道等工程的堵漏,止水,抢修,灌注及渗漏工程的施工和堵漏维修等。
使用方法如下:
1、首先把漏水点或漏水缝凿成垂直或嗽叭口,把杂物清理干净;
2、将快速堵漏剂放入搅拌锅内,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迅速拌合成泥膏状,冬季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要用40摄氏度水搅拌;
3、把拌好的堵漏剂胶泥放在手上,感到胶泥稍微发热时,迅速顺漏水方向压下,持续一定时间才可松手,一般在10分钟之内可能把水堵住;
4、堵水后再用高分子防水砂浆抹面,表面养护三天即可;
5、对于渗水坑,可直接把快速堵漏剂干粉投入坑内,然后用脚踩住,待硬化后再松脚;
6、对于严重漏水裂缝,先在严重漏水处凿出引流孔以减缓其余处渗漏,最后堵住引流孔,然后再用高分子防水砂浆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控制反应物浓度的堵漏混合物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浓度,从而提高了目标产物的整体质量,且制备效率高,制备步骤简单,大大降低了堵漏混合物的制备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制反应物浓度的堵漏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丙烯酸、交联剂、丙烯酰胺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进行提纯备用;
(b)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酸并将其水解,移入置于超级恒温水浴中的反应容器内;
(c)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
(d)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且按照质量计,控制丙烯酰胺占总量的7.2%~9.0%,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占总量的7.1%~9.2%,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7;
(e)排氧并搅拌约一段时间后,加入引发剂;
(f)将温度调至反应温度,聚合反应一定时间,即得到目标产物。
所述步骤(d)中,通过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7。
所述步骤(d)中,通惰性气体进行排氧。
所述步骤(d)中,按照质量计,控制丙烯酰胺占总量的8.1%。
所述步骤(d)中,按照质量计,控制丙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占总量的8.5%。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浓度,从而提高了目标产物的整体质量,且制备效率高,制备步骤简单,大大降低了堵漏混合物的制备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反应物浓度的堵漏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丙烯酸、交联剂、丙烯酰胺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进行提纯备用;
(b)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酸并将其水解,移入置于超级恒温水浴中的反应容器内;
(c)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
(d)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且按照质量计,控制丙烯酰胺占总量的7.2%~9.0%,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占总量的7.1%~9.2%,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7;
(e)排氧并搅拌约一段时间后,加入引发剂;
(f)将温度调至反应温度,聚合反应一定时间,即得到目标产物。
所述步骤(d)中,通过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7。
所述步骤(d)中,通惰性气体进行排氧。
所述步骤(d)中,按照质量计,控制丙烯酰胺占总量的8.1%。
所述步骤(d)中,按照质量计,控制丙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占总量的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杰,未经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4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