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车梯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04464.X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预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车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支承前后两轮车站稳停放的支架,特别是一种省力操作的自行车车梯。
背景技术
随着自行车电动车的发展,自行车的车体重量增加。传统的单腿车梯根本不能使用,众所周知的双腿自行车车梯在使用时需要把自行车后轮抬到一定的高度后,才能把双腿车梯支承在后轮的下方。这对于电动自行车来说是个需要相当大力量才能实现,如果再在后架上带些货物,这种操作更要有相当力量的人才能解决,这对于女性和一些体力弱的人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省力操作的自行车车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车梯,由车梯腿7、车梯轴4、两车梯腿连接臂、支点和弹簧组成,其特征是,两前支承点1和两个后支承点3到车轮轴4的半径与车轮5(轮胎在自由状态即无承重状态时)的半径相等或略大于。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车梯腿7高度与自由状态(无承重状态)的车轮半径相同或略高的结构和两前支承点1之间没有车腿连接臂连接结构,可以使在停车时无需将后轮抬高就可以轻松的使两个前支点1越过车轮5使两个前支承点1在左右支承在地面8上;设悬空的延长臂6及设后支点3的结构使自行车车梯配合两个前支点1后,两个后支点3同时支承在地面8上,由于车梯材料弹性变形的原因,在自行车停放时,车轮5轮胎也能接触地面8上又形成了支点2,这样一来实际有五个支承点与地面8接触,它们形成一个是可以自动调节全面支承的稳定支承平面。当打开自行车车梯时也同样不存在落下一定高度的问题,只有与车轮5半径相同或略大于的两个前支点1向后划动越过支承点2,即可轻松的被弹簧弹起来了。达到了支起和打开不费力的发明目的,这种结构的自行车车梯还可应用在较沉重的摩托车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前支点,2、中支点,3、后支点,4、车轮轴,5、车轮,6、延长臂,7、车梯腿,8、地面
具体的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为了清楚的表示,前支承点1与后支承点3距离画得较大),车梯腿7连接在车轮轴4上,左右两个车梯腿7的高度与自由状态即无承重状态下的车轮5半径大约相等或略在于,原则把握在当支起车梯时,轮胎处在自由状态下点接触地面8上或提高微小。两个车梯腿7分别各设一个前支承点1后向后折弯形成了悬空的延长臂6,在相应长度的延长臂6上再继续向下折弯形成后支点3,两车腿连接臂连接在两个后支点3上形成自行车车梯。
实际的制造工艺程序是,两车腿连接臂折弯形成了两个后支点3 ,从两个后支点3分别折弯、再折弯形成了延长臂6,再折弯形成了前支承点1,再折弯形成了车梯腿7,然后连接在车轮轴4上。
延长臂6可以是直线状,即前支承点1与后支承点3组成的是一个与地面8相接触的接触面,两车腿连接臂连接在两个后支点3也是一个与地面8相接触的接触面。
在车梯腿7上部与后支承点3连接一个加强筋形成三角形支承来提高自行车车梯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预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预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4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温调奶棒
- 下一篇:以全景摄像机对街景数据库进行更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