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提高收率的聚乙烯的合成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4882.9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4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友利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收率 聚乙烯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工艺,具体是指一种能提高收率的聚乙烯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聚乙烯是结晶热塑性树脂。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聚合度和其他性能很大程度上均依赖于使用的聚合方法。聚合方法决定了支链的类型和支链度。结晶度取决件分子链的规整程度与其所经历的热历史。
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加工条。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可得不同密度(0.91~0.96g/cm^3;)的产物。聚乙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见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包装材料、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乙烯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4。1983年世界聚乙烯总生产能力为24.65Mt,在建装置能力为3.16Mt。2011年最新统计结果,全球产能达到96Mt,目前的发展趋势显示,生产消费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日渐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聚乙烯(PE)塑料一种,我们常常提的方便袋就是聚乙烯(PE)。聚乙烯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它是由重复的-CH2-单元连接而成的。聚乙烯是通过乙烯(CH2=CH2)的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
聚乙烯的性能取决于它的聚合方式。在中等压力(15-30大气压)有机化合物催化条件下进行Ziegler-Natta聚合而成的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这种条件下聚合的聚乙烯分子是线性的,且分子链很长,分子量高达几十万。如果是在高压力(100-300MPa),高温(190-210C),过氧化物催化条件下自由基聚合,生产出的则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它是支链化合结构的。[1]
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由乙烯聚合而成之聚合物,产品发展至今已有60年左右历史,目前全球聚乙烯产量居五大泛用树脂之首。聚乙烯依聚合方法、分子量高低、链结构之不同,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俗称高压聚乙烯,因密度较低,材质最软,主要用在塑胶袋、农业用膜等。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俗称低压聚乙烯,与LDPE及LLDPE相较,有较高之耐温、耐油性、耐蒸汽渗透性及抗环境应力开裂性,此外电绝缘性和抗冲击性及耐寒性能很好,目前主要应用于吹塑、注塑等领域。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ow Linear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则是乙烯与少量高级α-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聚合而成之共聚物。LLDPE外观与LDPE相似,透明性较差些,惟表面光泽好,具有低温韧性、高模量、抗弯曲和耐应力开裂性,低温下抗冲击强度较佳等优点,目前LLDPE应用领域几乎已渗透到所有LDPE市场。现阶段LLDPE和HDPE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LDPE则在1980代末逐渐进入发展成熟期,目前世界上已少有LDPE设备投产。聚乙烯可用挤出、注射、模塑、吹塑和熔纺等方法成型,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工业中,在中国应用相当广泛,薄膜是其最大的用户,约消耗低密度聚乙烯77%,高密度聚乙烯的18%,另外,注塑制品、电线电缆、中空制品等都在其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聚乙烯的合成工艺中,反应温度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收率,如何确定出一个最佳的反应温度,使得收率提高,进行提高整个工艺的合成效率,降低合成成本,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聚乙烯的合成工艺,该合成工艺能成功合成聚乙烯,且通过控制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从而提高了整个合成的效率,合成出的目标产品性能优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提高收率的聚乙烯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合成所需的原料充分溶解;
(b)然后,向其加入催化剂,搅拌让其充分混合均匀;
(c)将其置于恒温水浴中加热,得到反应产物混合物,且控制恒温水浴的温度为50℃~90℃;
(d)将反应产物混合物静置冷却;
(e)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处理,洗涤蒸馏反应产物混合物;
(f)将洗涤蒸馏后的液体进行分离干燥,即得到目标产品。
所述步骤(c)中,控制恒温水浴的温度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友利,未经刘友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4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