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反力构件及制作组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5063.6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书伟;佟瑞鹏;卞晓琳;王俊;毕忠伟;林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C04B28/00;B28B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构件 制作 组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反力构件及制作组合方法,属于边坡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锚索(杆)是公路、铁路边坡治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加固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锚索(杆)必须依托反力结构才能发挥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机械化程度不高,锚索(杆)施工均选用现浇式反力结构(见图1(a)、图1(b)),即采用人工浇筑的方法现场浇筑混凝土反力结构,等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固定锚索(杆)。这样一来,锚索(杆)的整体施工周期往往较长,主要由于反力结构的现浇和养护等因素所致。尤其是遇到一些暴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诱发的应急情形,锚索(杆)结构往往无能为力。此外,既有反力结构均采用十字形交叉节点,在横梁和竖肋接触部位易产生集中应力,对结构受力不利。
为了克服此技术难题,日本的研究人员提出了PC格构锚固工法,主要技术特点包括:
①工厂制作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强度高,无裂缝,有良好的耐久性,不需要在现场养护,是一种可靠性高、施工速度快的护坡方法;
②可采用边向下开挖边坡、边锚固的施工顺序,避免了边坡长期暴露和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保证边坡的安全;
③预制构件结构尺寸统一,外形美观,框格内可种植草本植物恢复生态,与环境相协调,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我国在20世纪末也尝试应用PC结构,云南楚大公路右侧边坡K253+680~+770段边坡病害治理中采用了这一结构,但并不成功。PC格构锚固工法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没有得到推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②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工厂化水平高,而我国相对较低;
②日本的劳动力昂贵,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③日本的交通运输发达,将工厂生产的成品运到施工现场非常方便,而我国的交通不方便,特别是在山区进行的工程建设;
④日本所应用的工程规模有限,边坡不高,我国山区面积多,工程规模较大,边坡高度大,采用此工法造价高;
⑤开挖坡面往往凹凸不平,特别是岩质边坡,要保证PC格构的有效作用,需进行背衬等处理,工艺复杂,从而限制了这一结构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反力构件及制作组合方法。
一种便携式反力构件,便携式反力构件的结构由高强轻质混凝土预制而成,结构主体包括开有通孔的竖肋和横梁;
竖肋中部预留圆柱形槽,横梁中部为圆柱形凸体,二者咬合而成,使用时能够改变咬合角度。
一种便携式反力构件的制作组合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一、制作步骤
步骤1;按照下列组分和比例混合高强轻质混凝土;
高强轻质混凝土原料为水泥、粉煤灰、引气剂和轻粗骨料、减水剂、减缩剂等,
高强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60MPa,密度为800kg/m3,重量比普通混凝土减少60%以上;
轻粗骨料是指以陶粒等代替石子作为混凝土的骨料。
绝大部分引气剂的成分为松香衍生物以及各种磺酸盐,如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
混凝土减缩剂,采用聚羧酸系原料配制。
步骤2;将水泥、粉煤灰、减水剂、减缩剂和水计量后送入搅拌机,引气剂采用机械发泡后加入搅拌机,再加入轻粗骨料经搅拌后送入浇注车,然后浇注模具,模具结构使得搅拌后的料形成开有通孔的竖肋和横梁;
步骤3;静养,经机械锯切后蒸养制作成便携式反力构件;
二、组合步骤
锚索(杆)贯穿入横梁和竖肋的通孔,端头固定在横梁上;
便携式反力构件与便携式反力构件之间采用快速高强混凝土粘合剂进行粘合或细石混凝土浇注封闭的方式,形成整体性组合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施工快捷、拆卸、安装灵活、受力性能好等显著优点,适宜于边坡加固应急抢险工程。
竖肋中部预留圆柱形槽,横梁中部为圆柱形凸体,二者咬合而成,使用时可以改变咬合角度,具有拼装灵活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拱形地铁车站新旧建筑衔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抗感染医用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