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四个被动自由度的假肢踝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5834.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0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平;贺鑫;陈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66 | 分类号: | A61F2/6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四个 被动 自由度 假肢 踝关节 | ||
1.一种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杆(9),其一端与胫骨(1)可相对移动地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脚底板(5)上,用于胫骨(1)和脚底板(5)的连接;
球铰(3,10),其包括球碗(3)和可在该球碗(3)内相对转动的球体(10),其中,该球体(10)固定设置在调节杆(9)中部,球碗(3)通过球铰支架(4)固定在脚底板(5)上;
回复组件,其包括套装在胫骨(1)和球体(10)之间的调节杆(9)上的胫骨减震扭转弹簧(2),和固定在脚底板(5)上且套在所述调节杆(9)的下端的回复盘,踝关节的各向运动通过该组件提供回复力,实现踝关节自动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盘包括圆形支架(7)、调节套(8)和多个回复弹簧(6),其中,所述圆形支架(7)固定设置在脚底板(5)上,所述各回复弹簧(6)一端固定在所述圆形支架(7)上,另一端均连接到所述调节套(8),从而在圆形支架(7)上形成径向均匀分布并保持所述调节套(8)位于圆形支架(7)中心,所述调节杆(9)的另一端穿过该调节套(8)并固定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盘包括圆形支架(7)和弹性橡胶端盖,该弹性橡胶端盖固定安装在圆形支架(7)上,其中心开有通孔,所述调节杆(9)另一端同轴穿过该中心通孔后固定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9)包括上调节杆(902)和下调节杆(901),该上调节杆(902)和下调节杆(902)一端均分别与球铰球体(10)焊接固定,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胫骨(1)和脚底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杆(902)与所述胫骨(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03),用于防止胫骨(1)与所述上调节杆(902)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10)开有具有内螺纹的中心通孔,所述调节杆(9)穿过该中心通孔后,通过其外周的外螺纹与所述球体(10)螺纹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碗(3)包括球碗下端盖(301)和球碗上端盖(302),两者组合形成球形内腔,用以容纳所述球体(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球碗上端盖(302)及球碗下端盖(301)开有锥型槽,用于防止所述调节杆(9)在发生偏斜运动时与其干涉,导致调节杆(9)无法偏斜,从而使球铰(3,10)无法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底板包括依次固连的前脚掌(502)、后脚掌(501)和后脚掌垫(503),其中,所述后脚掌(501)为一折弯板,包括呈脚弓形的第一部分,用于连接前脚掌(502),呈竖直状的第二部分,用于与所述球铰支架(4)连接,和呈水平状的第二部分,其底部设置有所述后脚掌垫(50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减震扭转弹簧(2)套装在所述上调节杆(902)上,其一端与胫骨(1)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球碗(3)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8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