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靛染料及其染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5881.6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昌标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42;D06P1/34;D06P3/6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476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靛 染料 及其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领域的天然染料,尤其是一种蓝靛染料及其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蓝靛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野生也有人工种植,喜生长在较潮湿地方,在桂西北山区凤山县多为少数民族“山瑶”、“蓝靛瑶”人工种植为最多,壮、汉族也有少数种植。蓝靛草在桂西北部少数民族居住地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解放前,凤山的壮、汉、瑶三种民族穿着均为自织的棉纱布“称之为土布”,其印染均采用蓝靛作染料,特别是“山瑶”为最常见,因此,得名称之为“蓝靛瑶”。人们用多年生蓝靛草制成蓝靛浆用做染布原料,经煮后,放入棉纱布的料染缸中,再经将染布晒干后用木棒锤打,则成为自制光亮的蓝土布料。该布料制作成衣裤具有良好保暖和耐磨原生态效果,不刺激人体皮肤。然而,传统的蓝靛浆染料附着力差,不能完全充分粘附到布料上,而且必须新鲜配制使用难于长期贮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附着力好、可长期贮存的蓝靛染料及其染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蓝靛染料,以蓝靛草、牛皮树和生石灰为原料制成。
上述的蓝靛染料,按照以下步骤制成:将切成断的蓝靛鲜草50重量份、切碎的牛皮树树皮2.5重量份、打碎的生石灰1.5重量份装入容器中,加水75重量份拌匀,浸泡30~40天,待蓝靛及牛皮树腐烂发出臭味进行拌匀将渣取出,再加10重量份打碎的生石灰拌匀,置20~30天形成蜜糖状蓝靛浆,即得。
上述蓝靛染料的染色方法,取蜜糖状蓝靛浆10重量份,加10重量份水稀释,然后煮沸至100~120℃,放入10重量份棉纱布或棉纱搅湿拌匀再煮20分钟;取出棉纱布或棉纱晾干后用清水戳洗至未有蓝水为止,再晾干;晾干后,折叠放于龟背石上用光滑木棒反复锤打直至棉纱布或棉纱光亮,即得。
针对传统蓝靛染料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加入牛皮树和生石灰进行改良,牛皮树可增加染料附着力,使染料能完全充分地粘附到布料上;生石灰则可使蓝靛色素充分析出,令蓝靛液形成蜜糖状蓝靛浆更有利于长期贮存(200天未变质)。应用本发明可为发扬民族传统、宏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技艺做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作蓝靛染料
将切成断的多年生蓝靛鲜草50kg、切碎的多年生牛皮树树皮2.5kg、打碎的生石灰1.5kg装入水泥缸中,加水75kg拌匀,浸泡30天,待蓝靛及牛皮树腐烂发出臭味进行拌匀将渣取出,再加10kg打碎的生石灰拌匀,置25天形成蜜糖状蓝靛浆,即得蓝靛染料,装瓶保藏待用。(200天未变质)
实施例1蓝靛染料的应用
取蜜糖状蓝靛浆10kg,加10kg水稀释,然后煮沸至100℃,放入10kg棉纱布搅湿拌匀再煮20分钟;取出棉纱布晾干后用清水戳洗至未有蓝水为止,再晾干;晾干后,折叠放于龟背石上用光滑木棒反复锤打直至棉纱布光亮,即得成品蓝色棉纱布,染色均匀完全,附着力强,不易掉色。
实施例2
制作蓝靛染料
将切成断的多年生蓝靛鲜草50kg、切碎的多年生牛皮树树皮2.5kg、打碎的生石灰1.5kg装入水泥缸中,加水75kg拌匀,浸泡40天,待蓝靛及牛皮树腐烂发出臭味进行拌匀将渣取出,再加10kg打碎的生石灰拌匀,置30天形成蜜糖状蓝靛浆,即得蓝靛染料,装瓶保藏待用。(200天未变质)
实施例2蓝靛染料的应用
取蜜糖状蓝靛浆10kg,加10kg水稀释,然后煮沸至110℃,放入10kg棉纱搅湿拌匀再煮20分钟;取出棉纱晾干后用清水戳洗至未有蓝水为止,再晾干;晾干后,折叠放于龟背石上用光滑木棒反复锤打直至棉纱光亮,即得成品蓝色棉纱,染色均匀完全,附着力强,不易掉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标,未经杨昌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关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脓疱疮的外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