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包络检波的射频识别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5962.6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大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4B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包络检波 射频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包络检波的射频识别卡。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现有技术中射频卡已经有多种结构形式,但是多采用普通响应方式,其上搭载软件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包络检波的射频识别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包络检波的射频识别卡,包括一个与识别端系统双向通信的双工器,双工器将接收的信号传输至包络检波器,再经放大器和比较器后输入至MCU单元,卡上还包括一个本地震荡器,本地振荡器的输出接载波生成器,载波生成器的输出接混频器,混频器同时接收来自MCU单元的基带信号,混频器的输出通过滤波器后接入所述双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包络检波的方法进行解调信号的硬件单元,以及满足调制信号的硬件单元,能够方便地搭载后续的软件,为该领域技术发展提供了思路。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包络检波的射频识别卡,包括一个与识别端系统双向通信的双工器,双工器将接收的信号传输至包络检波器,再经放大器和比较器后输入至MCU单元,卡上还包括一个本地震荡器,本地振荡器的输出接载波生成器,载波生成器的输出接混频器,混频器同时接收来自MCU单元的基带信号,混频器的输出通过滤波器后接入所述双工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接收过程:
识别端系统发出载波信号,由双工器进行接收,接收后利用包络检波器进行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解调后的信号需要进一步进过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进一步进过比较器即可得到MCU单元可以处理的信号,由MCU单元进行响应。
发射过程:
由本地振荡器发出初始信号,在载波生成器中生成载波,载波生成器包括基本的锁相环单元,之后与来自MCU单元的基带信号在混频器中相乘,得到带有信息的载频信号,再经过滤波器之后即可由双工器进行发送,与识别端系统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大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大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