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维丁柠护肤液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6945.4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楠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67;A61Q19/00;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维丁柠 护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指一种中药维丁柠护肤液。
背景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应用本品具有营养、润滑皮肤的作用,并可防治皮肤湿疹的护肤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维丁柠护肤液,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配方(按重量%) :
a、维生素C 0.2-0.4
丁香油 0.2-0.4
柠檬油 0.2-0.4
玫瑰油 0.2-0.4
丙二醇 8.0-15.0
甘油 2.0-5.0
纯化水 余量
b、制作方法将维生素C 、丙二醇、甘油、丁香油、柠檬油、玫瑰油混合后与纯化水混匀,经贮存过滤,即得成品。
维生素C
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是一种抗氧化极强的物质,对于人体长期暴露在不良的环境中(过氧化脂质、抽烟、喝酒、虫蛇咬伤及许多化学毒素)所产生的自由基物质,都可以有效的清除。医学界认为自由基与癌症或老化的发生有关。亚硝酸胺是一种致癌物质,体内若有足量维生素C存在时,就可以防止腌肉用的亚硝酸转化产生亚硝酸胺。人类和动物的免疫系统的主要工作是由白血球和淋巴球来完成的。白血球和淋巴球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30倍。白血球和淋巴球必须有足够维生素C才能吞噬滤过性病毒与细菌,所以人体的免疫力,是和维生素C的存量是切切相关的。维生素C有很强的还原的能力。体内许多生化反应都需要维生素C的帮助才得以完成。维生素C可避免白血球受自体氧化的伤害,因此可强化免疫系统。
维生素C会增加血液中IgA,IgG及IgM等抗体的浓度。这些抗体附着在外来的病毒和细菌上,指引白血球和淋巴球来将它们消灭。
丁香Clove,Flos Caryophyllata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含有1%浓度的丁香的乙醚浸出液,水浸液或含8%浓度的丁香煎剂的沙伯氏培养基,对许兰氏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时对新型隐球菌也有抑制作用。醇浸出液与醚浸出液相似,但水浸液较差。丁香油及丁香油酚在1:8000-1:16000时,对致病性真菌即有抑制作用。煎剂1:20-1:640浓度时,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白喉、变形、绿脓、大肠、痢疾、伤寒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和丁香油酚在1:2000-1:8000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痢疾(志贺氏)、大肠、变形、结核等杆菌均有抑菌作用。丁香对流感病毒PR8株也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100%乙醇浸液及1:400丁得油稀释液用平板小杯法对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1:16000-1:64000浓度时对布氏杆菌即有抑制作用,1:8000浓度对鸟型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2.抗真菌作用:乙醇浸剂1:100、丁香油及丁香酚1:8000-1:16000对星形奴卡菌、许兰黄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柠檬
含有烟酸和丰富的有机酸,其味极酸。柠檬酸汁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食品卫生很有好处。实验显示,酯度极强的柠檬汁在15分钟内可把活海生贝壳内所有的细菌杀死。
柠檬富有香气,能解除肉类、水产的腥臊之气,并能使肉质更加细嫩。柠檬还能促进胃中蛋白分解酶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因此,柠檬在西方人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制作冷盘凉菜用腌食等。
玫瑰
是世界上著名的香精原料,人们多用它熏茶、制酒和配制各种甜食品,其价值常比黄金还高。玫瑰入药,有行气、活血、雀斑、皱纹有明显的消除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配方和生产工艺的接合,所发明的护肤液具有抗菌、清香除汗臭作用,还可防治皮肤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生产工艺步骤如下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a、维生素C 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楠,未经王伟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