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珠的封装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6985.9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应梅;邱治富;黄志伟;韦荣师;丁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应梅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封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珠的封装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LED系列光源是中国政府正在提倡使用的环保、节能系列产品,其主要由两大核心部件来组装成的,即LED灯珠和驱动电源。就光源所产生的色温而言,LED灯珠的色温与色坐标的X、Y两轴的坐标值标准通常是按国际照明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CIE)或能源之星(Energy Star,ES)制定的计划而实施的,而常见的LED灯珠在应用时,其发出的光的色温范围在2600k-7000k之间而有偏青之感,难以满足高档场所所需的暖色灯光的特定要求。因此现有的LED灯珠所发出的光存在因色温较高而偏青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珠的封装工艺,以令LED灯珠发出的光线色温降低而达到暖色光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灯珠的封装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A、将LED芯片用绝缘胶粘贴于支架上且烘干;B、将金线焊接于LED芯片的电极与引脚之间;C、将红荧光粉、绿荧光粉及黄荧光粉混合搅拌均匀,上述三种材料按重量份的配比为:红荧光粉20-25份,绿荧光粉35-40份,黄荧光粉40-45份;D、向步骤C的混合荧光粉料中加入重量份为0.1-3份的稀土原料且搅拌均匀;E、将步骤D所配制的混合荧光粉料涂在LED芯片上而形成荧光粉层;F、对LED灯珠进行灌胶、成型。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混合荧光粉料通过螺杆式点胶机而涂在LED芯片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F进一步包括:G、将LED芯片及支架固定在模具上,用螺杆式点胶机向模具内灌入硅胶而形成硅胶层,待硅胶固化成型后脱离模具;H、将塑料透镜盖合于硅胶层之上且压紧。
优选地,所述步骤E及步骤F均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LED芯片粘贴于支架的中心位置上。
本发明公开的LED灯珠的封装工艺中,在LED芯片上涂有荧光粉层,该荧光粉层包含有红荧光粉、绿荧光粉及黄荧光粉且三者按重量份配比后进行混合,当LED芯片点亮时,光线透过荧光粉层能够向外散射出暖色光,经实验数据证明,光线透过荧光粉层之后的色温范围在2000K-2600K之间,而现有灯珠的色温范围在2600k-7000k之间,所以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封装工艺所制成的LED灯珠,因其光线色温较低而能够达到暖色光的要求。另外,混合荧光粉料中还加入了重量份为0.1-3份的稀土原料,使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的色纯度更高,色彩更加鲜艳。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制成的LED灯珠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公开一种LED灯珠的封装工艺,如图1所示,采用该封装工艺制成的LED灯珠包括有一支架11、一粘贴于支架11上的LED芯片10及两个引脚13,LED芯片10的两个电极通过两条金线12而分别连接至两个引脚13,LED芯片10上涂有荧光粉层14,荧光粉层14上覆盖有硅胶层15,硅胶层15上盖合有塑料透镜16。
该LED灯珠的封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LED芯片10用绝缘胶粘贴于支架11上且烘干;
B、将金线12焊接于LED芯片10的电极与引脚13之间;
C、将红荧光粉、绿荧光粉及黄荧光粉混合搅拌均匀,上述三种材料按重量份的配比为:红荧光粉20-25份,绿荧光粉35-40份,黄荧光粉40-45份;
D、向步骤C的混合荧光粉料中加入重量份为0.1-3份的稀土原料且搅拌均匀;
E、将步骤D所配制的混合荧光粉料涂在LED芯片10上而形成荧光粉层14;
F、对LED灯珠进行灌胶、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应梅,未经肖应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电动环切吻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