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刷内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7243.8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0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月 |
主分类号: | A46B7/10 | 分类号: | A46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刷内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刷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刷内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在售的滚筒刷一般由刷头、刷杆和刷柄构成,其中刷头和刷柄分别连接于刷杆的两端,三者构成滚筒刷整体。刷头包括内辊和粘贴缠绕于内辊外侧的刷毛,一般来说涂刷的效果由刷毛的长短和材料决定,而涂刷的范围和受力承诺则取决于刷头的内辊。常见的内辊分为两类,一是内辊一体成型,直接与刷毛部分粘贴;另一种是内辊分为外部的圆筒辊壳,以及内部的辊芯,利用辊芯来撑抵住辊壳。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内辊,滚筒刷的工作结构和环境对于内辊的要求者是承压性好,与刷毛粘合性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方便,性能好的滚筒刷内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滚筒刷内辊,由辊壳和辊芯构成,所述辊芯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接部和下接部,上、下接部顶端均设有端盖,称为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下端盖尺寸相同,且与圆柱形辊壳直径相配合;
所述上接部由上端盖连接空心的上接轴,上端盖上设有刷杆孔,上接轴下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下接部由下端盖连接空心的下接轴,下接轴上部设有内螺纹。
所述上端盖与上接轴间设有加强筋;下端盖与下接轴间也设有加强筋。
所述上接轴上还设有加强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辊壳和辊芯配合的方式形成滚筒刷内辊,辊芯通过上、下接部形成,利于加工和后期组合,并通过上、下端盖与辊壳相配合,为辊壳提供内部的承压支持。利用加强筋和加强圈的配合,在增强辊芯承压能力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内辊的整体承压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辊壳;2为辊芯;3为上接部;4为下接部;5为上端盖;6为下端盖;7为上接轴;8为下接轴;9为刷杆孔;10为加强筋;11为加强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筒刷内辊,由辊壳1和辊芯2构成,辊芯2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接部3和下接部4,上、下接部顶端均设有端盖,称为上端盖5和下端盖6,上、下端盖尺寸相同,且与圆柱形辊壳1直径相配合。
具体来说,上接部3由上端盖5连接空心的上接轴7,上端盖3上设有刷杆孔9,上接轴7下部设有外螺纹。而下接部4由下端盖6连接空心的下接轴8,下接轴8上部设有内螺纹。
由于本发明是利用辊芯2撑抵住辊壳1,防止其在涂刷过程中发生变形,因而提升辊芯2自身的抗压能力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要求。因此,本发明在上端盖3与上接轴7间设有加强筋10,在下端盖6与下接轴8间也设有加强筋10,此外,还可以考虑在上接轴7上还环设加强圈11。
本发明采用辊壳1和辊芯2配合的方式形成滚筒刷内辊,辊芯2通过上、下接部形成,利于加工和后期组合,并通过上、下端盖与辊壳1相配合,为辊壳1提供内部的承压支持。利用加强筋10和加强圈11的配合,在增强辊芯2承压能力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内辊的整体承压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月,未经张爱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